English

清明節多項民俗活動與山東有緣

2020年04月03日 09:35:00來源:齊魯晚報

  清明節多項民俗活動與山東有緣

  □鄭學富

  清明時節,桃紅柳綠,萬物復蘇,人們踏青賞春、放風箏、戴柳插柳、盪鞦千,其樂融融。這些民俗遊藝活動有的是源於山東,有的是山東先賢所發明。

  墨子、魯班是風箏的始祖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描寫了一群兒童在明媚的春天裏放風箏的快樂情景。

  風箏,古時稱“鳶”,當時為木材所造,發明者為墨子。墨子為滕國(今山東滕州)人,古代思想家、科學家。《韓非子·外儲説左上》記載:“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墨子的學生、魯國工匠魯班在墨子設計的基礎上,又進行創新和發展。《墨子·魯問》記載,魯班把竹子劈開削光滑,用火烤彎曲,做成了喜鵲的樣子,稱為“木鵲”,在空中飛翔達三天之久。這些都是風箏的最早“版本”,可以説是風箏的源頭。

  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後,坊間才開始以紙做風箏,稱為“紙鳶”。唐朝,隨著造紙業的發達,民間用紙來裱糊風箏已經很普遍,清明節放風箏也很盛行。當時有人在風箏上裝有弦和笛,放飛時風吹會發出響聲,還有人在風箏上安裝燈籠或小綵燈,夜晚風箏升空時,就像是閃爍的星星,被稱之為“神燈”。

  宋代,放風箏成為廣泛的戶外活動。《武林舊事》寫道:“橋上少年郎,競縱紙鳶,以相勾引,相牽翦截,以線絕者為負。”到了明清時期,風箏在大小、樣式、扎制技術、裝飾和放飛技藝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進步。當時的文人親手扎繪風箏,除自己放飛外,還贈送親友,並認為這是一種極為風雅的活動。

  在古人看來,放風箏不僅僅是一種遊藝活動,還可以放走自己的晦氣。所以很多人在放風箏的時候,會將自己的病症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飛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走,也就代表著所有的疾病、晦氣遠離自己而去了。這種習俗,在民間又叫“放斷鷂”。

  山東濰坊的風箏具有悠久的歷史,製作工藝精巧,具有獨特的民間地方特色。位於濰坊城東三十里的楊家埠,是中國三大年畫産地之一,在那裏,“家家能染墨,戶戶會點青”。濰坊風箏便吸收了楊家埠木版年畫和繪畫的技藝,扎、糊、繪、放俱佳,由普通玩具躋身於工藝美術之列。濰坊被譽為“風箏之都”,濰坊風箏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齊桓公將鞦韆傳入中原

  “滿街楊柳綠絲煙,畫出清明二月天。好是隔簾花樹動,女郎撩亂送鞦韆。”唐代詩人韋莊的《麟州寒食》描寫了清明盪鞦千的習俗。

  鞦韆最早稱之為“韆鞦”,傳説為春秋時代生活在燕山一帶的山戎遊牧民族所創,開始僅是一根繩子,雙手抓繩而蕩。西元前664年,齊桓公興兵救燕討伐山戎,將“韆鞦”帶回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並完善成一種遊戲,後傳入中原,成為清明節的民間遊戲。漢武帝時因為它與“韆鞦萬壽”祝壽詞衝突,為了避諱,將“韆鞦”兩字倒換為“鞦韆”。

  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宋時期,盪鞦千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宋代濟南女詞人李清照《點絳唇》詞曾描寫道:“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元明清三代,由於清明盪鞦千隨處可見,竟然把清明節稱為“鞦韆節”,可見盪鞦千風俗之盛。明人劉若愚《酌中志·飲食好尚紀略》記載:“三月初四日,宮眷內臣換穿羅衣。清明則鞦韆節也。帶楊枝于髩,坤寧宮後,及各宮皆安鞦韆一架。”

  清明這天打鞦韆的主要是女性,尤其是閨中女子,因此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的説法。後來,盪鞦千逐漸成為男女皆宜的遊戲。盪鞦千讓人心曠神怡,是一種有益的民間活動。民俗相傳,盪鞦千可以驅除百病,把病毒蕩走飛走,而且蕩得越高,象徵生活過得越美好。

  在山東膠東一帶還有兩種特殊的鞦韆:一是旋轉式鞦韆,先在地上栽一木樁,樁上放一轉盤,繞轉盤係麻繩四對,擱置木板,戲者坐于木板上,用腳蹬地産生動力使之旋轉起來,停飛自動。二是紡車式鞦韆,此種鞦韆因形似紡車而得名,兩端各坐一人,旁邊有人助動,旋轉如風車一般。

  桓公放春,三月觀于野

  《管子·小問》曰:“桓公放春,三月觀于野。”春秋時政治家管仲的這篇散文記述了齊桓公三月踏青,在田野裏遊賞的情景。可見春日踏青齊桓公即為之。

  清明時節,春回大地,唐朝時清明踏青已成為一種時尚。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的詩句;孟浩然有“歲歲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的吟誦。宋代清明踏青之俗更盛。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描寫道:“寒食第三日,即清明節矣……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樹之下,或園圃之間,羅列杯盤,互相勸酬,都城之歌兒舞女,遍滿園亭,抵暮而歸。”

  魯南有“清明踏了青,不患腳疼病”的俗語。清明節,是婦女最快樂的日子,她們身著盛裝,相約踏青野外,其樂融融。民間有歌謠曰:“一踏青,二踏紅,三踏小腳不害疼”;“爹也好,娘也好,就是不許到外跑,清明起得早,滿眼青色看個飽。”

  賈思勰最早記載“柳枝著戶”

  北魏青州益都(今屬山東青州)人賈思勰,做過高陽郡(今屬山東臨淄)太守等官職,他曾到過山東、河北、河南等地考察和研究當地的農業生産技術,回鄉後系統地總結了秦漢以來我國黃河流域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著有綜合性農書《齊民要術》,其中記載:“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可見在魏晉時代即有插柳習俗。

  在臨沂、棗莊等地,民間有諺語説:“清明不插柳,死了變個狗;清明不插松,死了變只鷹。”清明插柳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清明時節,人們為防止鬼的侵害,在大門上插上柳條,在頭上戴柳。

  古代素有“榆樹救荒,柳樹祛病”之説,人們認為柳條有避邪的作用,能退卻鬼魂,故稱柳為“鬼怖木”。在安丘等地,男孩在清明節這天的黎明時分就到野外折回柳枝和松枝,家中大人拿著樹枝在屋裏一邊抽打,一邊警告蝎子説:“今天是清明節,只許把墻爬,不許把人蜇。”之後,把樹枝插到大門框上,這樣可以祛毒驅邪,趕走瘟疫。在魯南地區,女孩子在辮子上編上柳條,男孩則用柳條編成草帽戴在頭上,或做成項圈套在狗脖子上,這都是為了避邪。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