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研究發現,百萬年前泥河灣人石器製作技術明顯提升

2020年04月03日 09:28: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4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2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楊石霞副研究員聯合中外多家機構科研人員共同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距今約110萬-100萬年,泥河灣史前人類的石器製作技術明顯提升,這一現象與中更新世轉型期(距今約120萬-70萬年)氣候環境變化具有耦合關係。

  這項研究成果論文近日已獲《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線上發表。論文通過分析早期人類行為變化與氣候環境關係,打破了長期以來對早更新世(距今約260萬-80萬年)中國舊石器工業的傳統認識,為解讀中國乃至東亞地區石器技術與人類行為演化提供新思路和新視角,也為今後思考全球早期人類的起源與擴散提供數據積累和認識基礎。

  楊石霞介紹説,早更新世(距今260萬-80萬年)的中國石器工業多被視為“簡單的石核-石片石器”“砍砸器傳統”或“模式1技術”(曾盛行的對史前石器製作技術的簡單階段劃分)的代表,且在技術上長期保持停滯狀態,缺乏發展與變化。她和研究團隊通過對泥河灣盆地小長梁、東谷坨和岑家灣等遺址出土石製品的系統比較研究,以及對岑家灣遺址石製品拼合序列的解讀,識別出在距今110萬-100萬年,早期人類在石核剝片和工具加工等方面的技能已取得明顯的進步。

  泥河灣盆地作為華北乃至整個東亞史前人類遺址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素有東方早期人類的故鄉之稱,其豐富的考古材料為我們了解早期人類提供了窗口。其中,距今約110萬年的岑家灣遺址以其極高的拼合率,為恢復石製品打制過程和評估人類技術與認知能力提供了重要材料。基於對拼合標本的技術解讀與序列構建,研究者發現岑家灣遺址史前人類通過翻轉臺面實現對小塊燧石的充分利用,而時代相近的東谷坨遺址更多地通過臺面調整、修理獲取石片毛坯,體現出對小型石片剝片較強的控制能力以及石器生産中一定程度的預設與規劃。與時代較早的小長梁(距今約136萬年)等遺址相比較,所體現的石器生産技術具有明顯的進步性。

  通過綜合比較中國早-中更新世遺址分佈規律、石器工業及其氣候環境背景,研究團隊進一步認為,距今120萬-70萬年的中更新世氣候轉型(MPT)對中國舊石器時代石器工業産生重要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距今約110萬-100萬年以泥河灣盆地東谷坨、岑家灣遺址為代表的石器原料利用和打制技術提升;二是距今約100萬年達到峰值後,最終隨著氣候進一步明顯變化在MPT末期地處北方高緯地區的泥河灣盆地遺址密度、石製品數量和精緻程度明顯下降,而秦嶺及以南地區則呈相反趨勢;三是MPT晚期以手斧為代表的大型砍砸工具開始在鄖縣和百色盆地出現。

  楊石霞指出,早期人類體質的進化,尤其是腦容量的變化與行為變革息息相關。依據全球人類進化的背景和已有化石材料的腦容量變化情況及石器技術整體的發展,不能否認兩者之間的關係。但由於中國國內目前缺乏該時段的人類化石材料,尚不能對此階段技術進步與體質進化之間的關係提出確切認識。

  據了解,這項研究由中科院古脊椎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安徽大學及德國馬克斯·普朗克人類歷史科學研究所等多家單位科研人員共同完成。(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