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以藝術喚鄉愁 福州復興百年煙臺山風貌

2020年01月06日 10:30: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福州1月6日電 (記者 林春茵)一個名為“尋山造境”的煙臺山文化藝術中心開館展,正在福州市倉山影劇院舉行。福建省著名閩劇表演藝術家林瑛聞訊而來,徜徉在充滿當代藝術氣息的展廳裏,勾起她的孩童記憶。

  百年前,福州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福州煙臺山上最多時匯聚了17個國家的領事館或代辦處,倉山影劇院前身即是荷蘭領事館,原址為“太興洋行”。

  1956年,太興洋行建築被拆除,福州市茶葉界人士集資建起了倉山影劇院。如今,在煙臺山歷史風貌區改建的進程中,倉山影劇院被活化為“煙臺山文化藝術中心”。

  煙臺山文化藝術中心裏,蔡小松、陳彧君、陳鴻志等16位青年藝術家聯手辦展,展出油畫、水墨、裝置、雕塑、攝影、影像等藝術作品。其中,多位閩籍藝術家將充滿閩都風情的故鄉記憶轉譯為當代藝術作品,以藝術喚起鄉愁。

  在策展人張長收看來,煙臺山“蒼山煙霞,高丘低江”,承載著福州近現代商業歷史,底蘊深厚,“我們期冀能以新的藝文空間刺激市民審美,回到對社會發展和生命個體的關注。”

  站在呈現“世相百態”的作品前,出生於福州倉山的林瑛覺得“很感動”。她向中新網記者回憶起,當年還小的她,在冬夜裏躲在大人的大衣裏,走過閩江大橋,到倉山影劇院看閩劇。

  也是在這個影劇院裏,閩劇泰斗相中了她,親授衣缽,令她後來成長為一代名伶。作為福建省實驗閩劇院前院長,林瑛培養出了三朵“梅花”(指梅花獎獲得者,梅花獎係中國戲劇獎最高獎),讓閩劇傳承不衰。

  “我在這裡開啟個人藝術生涯,對這裡我是很有感情的。”林瑛樂見倉山影劇院活化為煙臺山文化藝術中心,“保存復興煙臺山的文脈。”

  煙臺山歷史風貌區的復興工程于2016年開啟,以9條巷道的保護開發為肌理,力求呈現不同時期煙臺山最美的風貌。不少承載歷史記憶的老建築,被按原樣修復,探索新的功能和利用方式。

  華東理工大學藝術學院景觀係教師林軼南曾專程回鄉,梳理出157頁的煙臺山老建築與景觀風貌報告。在他看來,活化過去的文化空間,“雖然原始功能改變了,但至少外立面原樣修復,使得一代人的記憶得以保存,物盡其用。”

  展覽中,“尋山”“覓景”單元回溯當年煙臺山洋行林立、茶葉貿易興旺的盛景,街巷縱橫、文化交融的氣度歷歷再現。而在其他單元裏,青年藝術家以藝術“造境”,表達出對社會文明的反觀與內省,凸顯國際視野。

  “文化需要傳承,也需要新的建構。”另一位策展人王志剛説,倉山影劇院作為煙臺山歷史風貌區重要的文化展示建築,將定期舉辦文化藝術活動,讓東西方思想觀念碰撞融匯。(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