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中國文化産業新年論壇聚焦“大國文創與文化小康”
中新網北京1月6日電 (記者 應妮)1月4日5日,以“新使命:大國文創與文化小康”為主題的第十七屆中國文化産業新年論壇在北京大學舉辦。如何通過提升文化産業來實現文化小康,並且在文化屬性和産業屬性之間達到平衡,與會學者們各抒己見。
北京大學副校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王博在致辭中指出論壇具有時代意義。2019年12月文化和旅遊部正式確定在北京大學設立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她期待文化産業研究院繼續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並以“看不見”的北大文化底蘊支援“看得見的”北大學術成果。本次論壇為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和社會各界對文化産業交流研討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平臺,共同探討中國創造文創高品質發展,在全球視野來探索文化重合。
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向勇教授在發言中指出,在中國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走向下一個百年目標的新征程的之時,文化産業也被賦予了更為重要的産業轉型、經濟振興和文化復興的偉大使命。作為文化産業工作者,應該形成一種産業自覺和文化堅守。文化産業處於文化與産業的中間地帶,所以我們在理論上、在實踐上要動態地去守住文化與産業之間的平衡。這也是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的一種獨特的學術氣質和學術追求。在市場、技術、商業的硬核包裹中,我們要關注美學、意境、人文情懷這樣一種軟性內核。
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巡視員、北京市文化創意産業促進中心主任梅松在演講中用大量翔實的數據與政策梳理了北京的“1+N+X”政策治理模式,闡釋了北京市是在如何實踐中進行制度創新,通過文化經濟進一步激發文化創新創造創業活力,進而推動北京文化産業的高品質發展。2020是文化産業立法的關鍵之年,他還專門介紹了《北京市文化産業高品質三年行動計劃》。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花建指出2020是世界機遇之年,通過案例展示,他向與會者展示了新時代大國文創所面臨的新潮流、新趨勢,這裡麵包括了新的業態、新的體驗、新的集聚、新的價值鏈、新的主體以及新的研究,讓大家對新的未來充滿了新的想像。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經管學部部長、教授范周則探討了《以“文化小康”助推“全面小康”》。他將這一問題總結為四個關係:處理好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關係,處理好政府市場和小康建設的關係,處理好文化服務和高端文化需求關係,傳承弘揚文化傳播文化的吸收借鑒國外的文化關係。逐步推進精神文化方面的脫貧小康,推動“全面小康”的最終實現。
論壇由北京大學主辦,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中國文化産業管理專業委員會承辦,兩天裏共有十余場主題活動,包括主論壇、主題論壇、智庫對話、青年學者學術年會、大學生文創項目展演等。(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