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美食為媒 兩岸青年共尋文化之根
“十多年前,很多在大陸工作的臺商會把喜歡的大陸歌曲帶回臺灣播放。後來,大陸更多優秀的影視作品和娛樂節目在臺灣熱播。我們部落的一些長老也會通過網路接觸不同風格的音樂。”近日在北京舉行的一場文化沙龍上,來自臺灣的少數民族歌手楊品驊分享了自己的親身體驗。
這場以兩岸音樂和美食為主題的文化沙龍在人民日報社圖書館舉辦,包括臺灣少數民族歌手、兩岸新聞評論人、在臺灣求學的大陸學生在內的青年嘉賓共聚一堂,暢談兩岸文化的民心相通和創新互動。
談及兩岸音樂共通之處,楊品驊從創作角度分析了“中國風”樂曲潮流趨勢。楊品驊説:“華語音樂以中文為基礎,中文歌詞的走勢以詩詞歌賦為依託,比如發音方式和排比、韻腳的運用。最初我只對臺灣少數民族音樂有著較為深入的理解,但當我接觸到大陸民族音樂的時候,更加發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處,相信兩岸音樂有更多交融的可能性。”
“音樂是各地文化表達和傳承的重要載體,兩岸文化的共通之處也會體現在歌曲當中。”曾在臺灣輔仁大學交換學習的大陸學生魏宏舉例,比如,福建歌曲《大田後生仔》反映了閩南地區年輕人奮鬥打拼的生活狀態,臺灣樂團的《浪子回頭》表達的是對時間和朋友的珍惜。
臺灣青年沈傑認為,一方面,中華文化底蘊承托兩岸音樂發展,另一方面,音樂能夠幫助兩岸青年構建共同情感。“不少臺灣人沒有來過大陸,但他們通過音樂能夠對大陸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個第一印象就很重要。”沈傑説。
拉近大陸和臺灣青年距離的,不僅有廣為傳唱的“中國風”歌曲,還有街頭巷尾的味覺融合。沈傑記得小時候街坊鄰居住得很近,隔壁家阿姨做的菜是四川味道,經常飄出一股濃烈的麻辣香味。沈傑説:“我奶奶是上海人,我一直特別懷念她做的菜飯。最近因為工作的原因去上海,走進一家店舖點了菜飯,吃著吃著,眼淚都快掉下來了,因為那就是奶奶的味道。”
從包羅大陸各大菜係的臺灣眷村家常菜,到如今在各地都能品嘗到的正宗蚵仔煎、珍珠奶茶和鳳梨酥,楊品驊認為,臺灣美食有它固有的中華印記,同時也是大陸美食的創新延伸。《臺北女孩看大陸》作者、兩岸新聞評論人郭雪筠同樣認為:“兩岸文化的連接很奇妙,這是分無可分的紐帶。”
此外,沈傑就全球跨境“食”代的兩岸美食産業合作表達了觀點。他提到:“在美國洛杉磯,以臺灣甜品、川渝火鍋為代表的中餐十分受歡迎,用餐高峰時段需要排上兩至三個小時的隊,優質的東西世界通用,兩岸美食應該代表中國形象共同推廣出去。”
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刻意在文化和教育領域推行“去中國化”,修改教科書篡改歷史,妄圖割裂兩岸文化溝通交流。“島內課本上不寫的,我們就大聲唱出來。”楊品驊表示,“我們看大陸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唱客家歌曲的素人能夠成為樂壇黑馬。臺灣地區音樂人也可以在大陸找到值得深耕的領域,只要做得精,觀眾就會給你掌聲。”
活動現場,楊品驊還清唱了一段臺灣少數民族的特色歌曲《老人飲酒歌》,旋律悠揚,縈繞回蕩,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來賓。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