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馬達加斯加漢語教師:漢語和中國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2019年12月13日 09:18: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漢語和中國是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是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學孔子學院的一名漢語教師,常有人説我的漢語發音帶點中國“南方”口音,這可能源於我在江西時教授我的老師,也可能源於我在江西師範大學兩年的留學生活。

  2010年剛到中國時,我看不懂功能表,每次點完菜,自己也不知點了什麼,像等待一份未知的禮物,幸好中國美食都很好吃,經常給我帶來驚喜。我到中國的目標就是要學好漢語,更好地了解和感悟中國,也讓父母為我而驕傲。為了這一目標,我不停地努力,克服重重困難,在老師和朋友們的幫助下,我的漢語水準很快有了明顯進步。老師不斷鼓勵我參加各種文化活動,這讓我更深切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魅力,愛上了中國文化,同時也讓我的漢語表達能力得到快速提高。兩年時間轉瞬即逝,我與漢語、與中國已結下不捨情緣,在這個與馬達加斯加相距甚遠、曾經十分陌生的國度學習和生活,我沒有感到一絲的孤獨和漂泊,反而有了強烈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漢語、中國已永遠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

  為了回報孔院,也為了幫助千千萬萬個像我一樣的馬達加斯加年輕人實現人生夢想,畢業後我選擇重返孔院這個大家庭,成為了塔那那利佛大學孔院的一名本土老師,開啟了我人生的新篇章。記得教第一堂課時我才22歲,教學對像是大二學生。剛到教室門口,一名同學看了我一眼,説:“學校真奇怪,到現在還錄取新生,她能跟得上嗎?”當知道我是老師時,他們驚訝得合不攏嘴,我心裏則充滿了驕傲。在孔院當教師,工作很辛苦,壓力也很大,但這份工作帶給我的幸福感讓我一點也不覺得累。當看著我的學生通過漢語水準考試,拿到這本走近中國、改變命運的“護照”,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感覺自己是最幸福的人。孔院是一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也是我的第二個家,我在孔院遇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他也是一名本土教師,我們倆待在孔院的時間比待在自己家的時間還多。去年,我們的女兒降生了,我們都期待20年後,她也能夠到中國留學,和我們一樣成為中馬友好的使者。

  中國的快速發展給像馬達加斯加一樣期待實現更好發展的非洲國家帶來了新機遇,也為非洲年輕人帶來了新機遇。越來越多非洲國家希望拓展與中國的合作,也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紮根非洲,學好漢語,有出路,已成為馬達加斯加和眾多非洲國家年輕人的共識。學好漢語,掌握專業技能,將會給非洲年輕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為他們的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非洲與中國雖遠隔萬里,但“一帶一路”讓我們不再遙遠,漢語讓我們心靈相通。隨著中非合作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非洲國家將漢語納入國民教育體系,本土老師將在其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孔子學院也必將大有可為,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為馬達加斯加塔那那利佛大學孔院本土教師)

  國際中文教育專家談(連結)

  北京語言大學校長劉利:

  個性化、差異化、多樣化的中文學習需求與日俱增。如何實現中文教育實體與虛擬交流平臺的相互補充與良性互動?如何實現與社會力量之間的合作?這些都對孔子學院等各級各類中文教育機構提出了新挑戰,也為統籌辦學資源、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水準創造了新的機遇。

  我們要從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四個方面發展國際中文教育。首先,我們應當加強孔子學院教師隊伍建設,積極培養公派教師,廣泛吸收國內外教師隊伍中的優秀人才。其次,我們應深化教材、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改革,加強制度、標準、品牌和內容建設,實現內涵式發展。再次,未來還需要持續強化社區服務功能,融入當地社區、中外企業的發展中,在服務社區和企業中釋放活力。最後,繼續強化文化交流與互動,提供經貿、科技合作的資訊諮詢等服務,豐富和拓展空間,開展多姿多彩、不同層次的文化活動。

  北京師範大學副校長周作宇:

  中文教師需要本土化是大勢所趨,具體而言,本土化要採取因地制宜、各美其美的方式,充分調動各國所擁有的資源,相互合作。

  要加快構建本土中文教師的培養培訓體系,同時要加強學歷培養和非學歷培訓的相互結合。在選擇和培養本土教師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來華留學項目等的作用。

  吳 妮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