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中的家庭浮世繪:親子關係為何矛盾不斷?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8月16日電(記者 上官雲) 自開播以來,由海清和黃磊等主演的電視劇《小歡喜》幾次登上熱搜。它貼著“輕喜劇”的標簽,表面上在講高考,但反映的卻是父母、子女之間的矛盾與和解。
它改編自作家魯引弓的同名小説。在2個月左右的時間裏,魯引弓跑到十幾所中學去採訪老師、學生和家長,積攢了大量素材。他説,原著也是一部反映社會現象的小説,聚焦中國式家庭親子關係的痛點,但沒有噱頭,有的只是普通的家庭和普通的人生。
三個家庭中親子關係的痛點
《小歡喜》的背景設定是大城市中,有三個備戰高考的家庭。
方家屬於中産階級,但兒子方一凡是個“學渣”,媽媽童文潔很要強,跟兒子矛盾重重,爸爸方圓只得左右調停;單親媽媽宋倩把女兒喬英子視作生活的全部,體貼但略顯霸道;季家的孩子季楊楊從小寄養在舅舅家,與父母相處時總顯得有些無所適從。
“三個家庭都面對著升學壓力,本應該一致努力,但親子關係卻成了痛點,各有各的矛盾。”魯引弓説,電視劇與原著的故事脈絡以及人物關係基本一致,只是在具體情節上有所差異,對某些人物的刻畫更加立體。
魯引弓一直關注現實題材,不過,高考和親子關係卻並不是他熟悉的領域,所以在萌生了寫作想法之後,決定先選擇一些學校集中採訪,多收集素材。
也是在這個過程中,魯引弓發現,當下中國家庭父母和子女的交流和溝通,確實與以往不太一樣,“95後尤其00後們出生在網際網路時代,他們有自己的個性,更有主見。”
“教育、高考對許多家庭來説,一直都是大事。家長們大多比較現實,總想替孩子決定自己認為好的選擇,但現在的孩子們卻更願意堅持自己的意見。”魯引弓説,矛盾,就這樣出現了。
優越的家境,精神上的孤兒
在《小歡喜》裏,季楊楊是孩子中最叛逆的一個。他從小擁有優越的物質生活,喜歡賽車,但和父母的關係卻很疏遠。
“季楊楊是相當一部分孩子的縮影。”魯引弓在採訪中發現,有些孩子的家境很好,“比如有一個學生,父母做生意,想方設法把他送到好學校,還報了許多補課班”。
大把的錢花出去,父母松了一口氣:一來孩子有個高起點,二來有人幫著管孩子。在他們心中,仿佛一條成材的大道已經在孩子面前徐徐鋪開。然而,實際情況卻未能如其所願。
“他們不是不愛孩子。再忙也會經常打電話給老師,詢問孩子的表現。”魯引弓發現,這些父母關心的多半隻是考試分數,很少與孩子有平等的、心靈上的交流,“有孩子跟我説,他們有父有母,但卻是精神上的孤兒”。
有一個就讀于重點高中的孩子,給魯引弓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原本喜愛文科,很有才華,還會寫詩,但家長卻執意為他選擇理科班,覺得更好就業。在一個自己並不擅長的領域,孩子過得辛苦極了。
“有一天聽寫課上,他突然拿起聽寫本撕碎了,瘋了一樣嚎啕大哭。”魯引弓説,到了高三,由於成績下降得厲害,父母從廣州打飛的到上海。父親情緒尤其激動,在學校走廊上就打了孩子一個耳光,“可這是孩子的問題嗎?”
不徵求孩子意見的擇業,合適嗎?
隨著採訪深入,魯引弓發現不少情況類似的孩子:他們也愛父母,但卻不知道如何讓父母理解自己真正的愛好和想法,也不知道該如何説服固執地想幫他們規劃人生的親人。
“有老師跟我説,有些孩子走到高三會變得很厭學,尤其是在需要高考衝刺的時候。”魯引弓舉了一個例子,“有個男孩小A,作業什麼的都能很好完成,但就是沒有學習興趣。”
老師很著急,拉著小A詢問原因。他説,從幼兒園開始,父母就替他做各種決定;從小學起開始上各種培訓班,一路補課補到高三,自己卻沒有任何選擇權:如果都什麼都要父母給我做決定,那我存在的價值在哪?
“家長有家長的委屈。他們不願意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辦法讓孩子比別人快一點、再快一點。”魯引弓感嘆,父母習慣為孩子做決定,總想憑藉自己的社會經驗,幫孩子繞開學習、生活上的坑,卻可能讓孩子掉進了一個更大的坑:自主性沒了,進而懷疑自身價值。
魯引弓又跑到一些縣城、鎮上的中學去採訪。他發現那裏許多家長為孩子選擇職業時基本集中在老師、醫生、公務員等,理由是穩定、吃苦少,但幾乎從未徵求孩子的意見。
“這就好比季楊楊的家庭,遮罩了來自孩子的資訊。季楊楊們的父母不怎麼理會孩子的興趣愛好,只憑固有觀念去做規劃。”魯引弓感嘆,這樣的家庭親子關係,也許並不是那麼合適。
需要“精神斷奶”的家長
不過,在《小歡喜》裏,敢於表達心意、跟父母講道理的季楊楊、方一凡是一類,幾乎從不反抗的喬英子則是另外一個類型的孩子。
她生活在單親家庭,十分懂事。母親宋倩略顯強勢,生活瑣事替女兒安排得很妥帖,但也幾乎事事都會替她做決定。
“對宋倩來説,孩子是他們的全部,把幾乎全部的注意力、心血都花在孩子上。説得嚴重一點,孩子就是宋倩們的精神寄託。”魯引弓發現,這種行為,往往會給孩子帶來很大壓力。
所以,越是相依為命,到最後孩子越可能想要掙脫;甚至愛的越深,反而不知道該如何給對方想要的。宋倩説一起去看電影,喬英子已經看過,但還是陪著去了,希望媽媽能高興,可結果卻適得其反。
“有人説,這種親子關係是戀人式陪伴,談不上對錯,卻相愛相殺。”魯引弓感嘆,不只是單親家庭,其他父母也是如此,“有的會陪讀,在孩子學校附近租房,每天上班往返需要4個小時。父母做出了許多犧牲,裏面的愛很強烈,也很沉重”。
他覺得,宋倩式家長需要“精神斷奶”,“他們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孩子身上,可卻失去了自我。親子關係,可能還是需要雙向溝通,多聽聽孩子的聲音,輕鬆一些才好”。
成長、和解與暖意
雖然在採訪中,魯引弓聽到太多有關親子關係困境的故事,但也有一些家庭的相處模式,讓他感受了許多暖意。
有許多朋友式的家長,他們不會焦慮到著急替孩子規劃未來,而是會溫柔耐心地聽孩子講述內心感受。就好像《小歡喜》裏季楊楊的母親,聽到孩子説“想成功也不一定非要上大學”時,仍然心平氣和的傾聽。
這種尊重和理解,像冬天照在地板上的陽光一樣,穿透了隔閡,帶來的是暖意。“只要家長樂意傾聽,孩子其實願意溝通。”在採訪時,有些孩子會告訴魯引弓一會兒要上課,下課後再聊,“你想他們都願意跟我聊天,怎麼會拒絕父母呢?”
十八歲,經歷了高考後,無論考好考壞,多半都要出去讀書,離著家庭越來越遠。十八歲之前,原本應該是孩子與父母之間,一段相當溫情的陪伴時光。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從童年就已經開始,注重給兒女盡可能好的物質條件和前途沒有錯,但不能忽視心靈層面的交流。每顆心,都需要愛的滋養。”這是魯引弓在整個採訪、寫作過程中得到的啟示之一。
他説,許多時候,小孩是第一次做小孩,大人也是第一做大人。親子關係處理得當,這個過程中其實是彼此的成長,“也希望每個家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良方”。(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