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古老非遺的生存之道
尋找古老非遺的生存之道(新語)
傳承千百年的非遺是民族的文化瑰寶,需要我們在當代環境下予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傳統技藝的生存發展與政策法規、社會期待相互適應、共同進步
今年農曆正月十五,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五道古火會”依然缺席。據説,這一民俗起源於漢代,流傳了2000多年,目前已中斷4年。2016年,“五道古火會”代表性傳承人楊風申在製作煙花“梨花瓶”時被趙縣公安帶走。最後法院判決楊風申犯非法製造爆炸物罪,但免予刑事處罰。之後古火會一直沒有辦理到合法手續,“梨花瓶”也就一再與村民“爽約”了。
隨著社會的變遷,一些有千百年曆史的非遺項目與當代生活秩序、社會規則甚至是法律法規産生了矛盾。面對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激烈碰撞的問題,我們該持怎樣的態度?
應該看到,長期以來,非遺本身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演變和所有事物一樣,都是處在不斷更新、發展,甚至淘汰的過程中。類似的現象也並非現在才有,消失在歷史長河裏的技藝更是不勝枚舉,只是今天非遺面臨的困境離我們更近,才更容易引發關注、同情和擔憂。
當然,理性認知並不意味著讓非遺“任憑雨打風吹去”,傳承千百年的非遺是民族的文化瑰寶,需要我們在當代環境下予以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傳統技藝的生存發展與政策法規、社會期待相互適應、共同進步。
比如,隨著動物保護觀念的興起,國家級非遺馬戲近年來常被動物保護組織以“虐待動物”等理由舉報。面對這些變化,不少馬戲團積極創新,編創更加有趣而非危險的劇目,贏得越來越多的認可。類似這樣的創新探索還有不少。
不過,和製作煙花“梨花瓶”可能危害公共安全、古法造紙的技藝或許會污染環境一樣,在現有法律框架下,一些非遺項目還難以找到更加妥善的傳承路徑。可以預見,隨著社會的變遷,傳統技藝與現代社會之間的矛盾或許會越來越多。這不僅考驗著傳承人的創新能力,也考驗著相關部門的決策智慧,需要各界的理解和助力。只有各方共謀良策,才能為優秀傳統文化提供更適宜的發展環境。
鄭海鷗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