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傳統糕團製作借力網際網路風光再現 “後繼無人”是隱憂

2019年02月11日 10:19:00來源:中國新聞網

 

  (新春走基層)傳統糕團製作借力網際網路風光再現 “後繼無人”是隱憂

  中新網無錫2月5日電 (記者 孫權)眼下適逢新春佳節,製作年糕、糕團這一傳統行當,在網際網路爆炸式的“口碑行銷”中,也再一次風光無兩。地處無錫市錫山區厚橋街道嵩山村北小橋的幾家糕團店的“熱火朝天”,也側面映襯了這一説法。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評判,製作年糕、糕團這一行都是比較傳統的“老手藝”。從農耕時代到工業時代,再到如今的網際網路時代,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年糕、青白兩色的糰子,都是國人“愛不釋口”的美食,這一點在南方表現尤甚。

  嵩山村北小橋的幾家糕團店,組成了當地頗有名氣的“年糕一條街”。每到春節、清明之際,往來車輛如流水、食客絡繹不絕。

  以當地談家糕團麥餅店為例,這家小舖子火到什麼程度?有人曾戲稱:沒吃過談家糕團麥餅店年糕、糰子的厚橋人,都不好意思説自己生活在無錫;很多慕名前來的“吃貨”往往乘興而來,敗興而歸。究其緣由,皆因糕團賣得好,時常處於“脫銷”狀態。

  更有甚者,去年大年初一,有蘇州客人早早來到厚橋,就是想吃一口談家糕團麥餅店的糰子。不巧的是,剛好那日店歇一天。可客人不依,硬要吃糕團,並半帶“威脅”地説:如果不做這一單生意,那來年生意不會好。

  “每天糕團不夠賣、一天糯米用掉幾百斤、一年到頭不得歇……我們不要錢要休息!”説起去年這個梗,談家糕團麥餅店的“老闆娘”李阿姨一頓埋怨。

  有趣的是,談家糕團店也並非有秘而不宣的“絕活”。只是這家店舖講究就地取材,食材挑選嚴苛,糕團味道接地氣,最合此間百姓口味。

  這樣一家風靡無錫及周邊城市的“網紅店”,其實也只開了4年有餘。

  為何如今這麼火?李阿姨的女婿説,首先是品質有保障、口感好,其次就是感謝發達的網路。“朋友圈、微博、抖音……這些社交軟體上一發,各種‘吃貨’就慕名而來了,想不火都難。”

  “起初就是自己做著玩,後來認可我手藝的人多了,我就開起了店做生意。”説起做糕團生意的初衷,嵩山村北小橋“年糕一條街”的初創人——老談糕團麥餅店的談菊根師傅打開了話匣子。他58歲那年開始做年糕、蒸糕團,如今4年過去了,他兄弟7人中,已有5人從事此業,商鋪亦分佈在其店左右。

  形成規模後,老談發現:雖然店舖多了,但生意更好了。“單打獨鬥,畢竟不如抱團合作。”

  62歲的老談也不忘緊跟潮流:微信群裏的訂單一單接一單,他開始學著年輕人,做起了“電商”。他也告訴記者,自己做這個(指“電商”)不行,李阿姨的女兒“在行”。

  “現在是爸媽主要在門店負責,我主要負責網路銷售這一塊。全國各地的客戶都有,江浙滬地區居多,回頭客也特別多。”李阿姨的女兒談女士告訴記者。

  猶如硬幣有兩面一樣,任何繁華背後都有隱憂。

  嵩山村北小橋“年糕一條街”産銷兩旺、“風頭正勁”的背後,也有其自身的隱憂:後繼無人,鮮有年輕人的身影。

  一條街上的5家主力糕團店裏,不管是老闆還是夥計,清一色的全是老年人,平均年齡都在60歲以上。偶爾有一兩個年輕人出現在店裏,不是買家就是家中前來臨時“搭把手”的晚輩,幾乎沒有專職從事此業的年輕人。

  “確實,這一行業現在都是年紀大的人在做,以後能不能傳下去,也值得思考。東西這麼好吃,喜歡的人那麼多,所以我也有打算要‘接手’。”談女士説,她曾動了離職的心思,想回家幫父母。但這一過程並不順利,談女士的父親不願她放棄外企的高薪工作,覺得“很可惜”。

  不過,對傳統手藝“情有獨鍾”的談女士並不這麼認為,她也有意想把“家族生意”做大。她直言:店裏不僅有糕團,還有一些別的産品,比如雪花酥、粽子、酥麥餅、八寶飯等,市場很大。

  大年三十晚上,談女士又給記者發來了資訊,她説辭職一事,其仍在考慮中。“回來是早晚的事。”

  製作年糕、糕團的老手藝如今所面臨的現狀,也跟類似的傳統行當一樣。矛盾中有著新的生機,這也同時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在如今的社會,人們只要肯吃苦、肯努力,那麼前途總是有的,不管人們從事的行業是傳統或者前沿。而這一切的關鍵在於:現在的年輕人們,是否有勇氣嘗試?(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