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最初的起點——臺灣果陀劇場大陸運營長余大任
余大任,中國文化大學戲劇系畢業,至今工作30餘年,涉足電影電視、廣告公關、演出經紀等領域。1999年起,余大任常駐大陸,與諸多影視傳媒機構成功展開闔作。2008年余大任先生出任臺灣果陀劇場大陸運營長,以一部全明星陣容的《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震撼觀眾和業界同行,一舉榮獲2012上海壹戲劇大賞年度最佳製作人提名。(圖片來源:中國華藝廣播公司)
採訪余大任先生,是在他位於上海的辦公室。一進門,映入眼簾的是粘貼在墻壁上各種版本的《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宣傳海報,辦公室的黑板上密密麻麻佈滿了頗具衝擊力的文宣廣告語,頃刻間一股濃郁的戲劇氛圍油然而生。聊起戲劇,余大任很健談,眼睛裏不時透出一絲“狡黠”,冷不丁冒出幾句話,令人捧腹大笑,加上略帶誇張的語調變換,採訪儼然變成了一齣小型舞臺劇。
結緣戲劇
剛進大學時,余大任就讀的是統計係,後來因為對戲劇表演的熱愛,大二時改換專業進入了戲劇系。在戲劇尚處於低迷狀態的上世紀70年代,這樣的選擇讓很多人不理解,余大任開玩笑説,如果當年不換專業,現在自己應該已經是一名頂級精算師了!説完,假裝遺憾,而後哈哈大笑,點滴間流露出表演的天份和對戲劇的熱愛。他説,“我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做出的選擇,所以很珍惜,大二開始我便瘋狂地補課,同時在學校積極參與排練,跟學長們一起排《莎士比亞》和其他一些大戲,每天從早上9點到晚上搭最後一趟班車回臺北,甚至有時會練通宵,但我一點也不感覺累,反而很快樂”。
余大任説,當年在臺灣,媒體還沒解禁,文藝圈內最有辦法的人都去拍電影了,要不就是拍電視,只有最沒辦法的人才去搞戲劇,因為搞戲劇會餓死。他説,當時沒想那麼多,也沒想那麼遠,整天沉浸在戲劇世界裏,絲毫不在意畢業後的出路問題;如今回過頭來,還真慶倖自己選擇了這麼有趣的一個專業。他回憶説,大三那年,臺北舉行第一屆藝術季,不管是戲劇學院派還是所謂的“野路子”都同臺演出,因此他結識了戲劇演員金士傑和趙樹海,也為幾十年後的再次合作埋下伏筆。
因為戲劇行業不景氣,畢業之後的余大任做過電影、電視、廣告等等,觀眾們耳熟能詳的《包青天》、《報告班長》都出自他的手筆,後來他到大陸向影視傳媒拓展,有過成功也有失敗,只是似乎離最初的戲劇夢想越來越遠。
也許是看中了余大任在大陸的人脈,也許是幾十年前的那次合作埋下的種子,2008年,臺灣果陀劇場找到了余大任,希望他來負責劇場在大陸的代理和推廣工作,余大任毫不猶豫答應了。就這樣,他又回到了最初的起點——戲劇圈,也找到了人生再次出發的方向。説起這一段,余大任總是感慨,“人生當中總有很多輪迴,也許這就代表我跟戲劇有緣吧”,感傷過後,他馬上又自我解嘲,“幸虧我當年混過戲劇圈,不然怎麼能有今天的成就?我常常跟別人講,你們誰和金士傑、趙樹海一起拍過戲啊?我幾十年前就拍過了”。
勇挑大梁
同果陀合作的第一部戲就是由楊世彭導演、戲劇大師金士傑和全方位藝人卜學亮主演的話劇《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主攻方向選擇在上海。《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改編自美國作家米奇·阿爾博姆的暢銷書《相約星期二》。劇中,記者米奇畢業多年,看似事業有成,實際上早已迷失自我。當他了解到自己大學時的恩師莫利罹患“漸凍症”時,他啟程與教授相見。在外人看來已經絕望的莫利,卻保持著對生命的熱誠,這讓沉淪世俗的米奇感觸頗深。於是,兩人相約,用最後14個星期二的時間,進行一次又一次圍繞人生、生命的對話。
與大多數舒壓劇、爆笑劇和驚悚劇不同,《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側重於引發觀眾對生命的思考,余大任坦言,一開始有點擔心這部劇會沒有市場,“很多觀眾會用好不好笑,來評估一齣戲是不是好戲,但這兩者其實是不能劃等號的。因為有的戲,目的不是讓人發笑,她希望引發人們的思考,看的過程如坐針氈,回去之後浮想聯翩”。余大任説,果陀的特長就在於情節劇,這樣一部好劇如果不做,大家都覺得很可惜,經過一番評估,還是決定試一試,沒想到一炮而紅,“因為原著《相約星期二》在大陸有很多讀者,這都是潛在的觀眾,加上我們還有兩個不錯的演員,就決定大膽嘗試。沒想到,演完效果非常好,到現在上海已經演了6輪,幾乎都是每場爆滿,年底我們還要演出第7輪”。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在大陸引發的熱烈反響是余大任沒想到的,尤其是在國家大劇院演出贏得全場觀眾起立鼓掌長達3分鐘,更讓他感到無比榮幸。余大任也由此獲得了上海壹戲劇大賞年度最佳製作人提名,主演金士傑則獲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巨大的成功給余大任樹立了極大的信心,他決定把自己的戲劇事業推廣到大陸每一座城市。
犀利眼光
同電影相比,看話劇的成本要高得多,而且受眾範圍也相對狹窄。不過,這種情況正在改變,余大任發現,如今越來越多的成熟女性願意走進劇場,這就是市場不斷走向成熟的標誌。他説,“上海話劇市場趨勢的轉變,跟臺灣很像。看話劇是一種‘小資’行為,需要一定的生活氛圍,如今越來越多的成熟女性走進劇場,表示市場正在成長,走向成熟;相應地,觀眾的價值取向也會隨之慢慢變成熟”。
隨著大陸戲劇市場漸趨成熟,臺灣戲劇赴大陸演出者也不斷增多,大陸觀眾對臺灣戲劇的認知度與接受度越來越高。不僅賴聲川等知名臺灣戲劇人的作品在賣座,像果陀等一些臺灣民營的小劇團也漸漸受到關注。余大任認為,臺灣戲劇在大陸“落地開花”一方面豐富了演出市場的劇目類型,讓觀眾獲得更多選擇;另一方面,臺灣戲劇不拼大手筆大製作,往往以創意智慧取勝,這為大陸戲劇創作者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在大陸打拼這麼多年,余大任最大的感受就是大陸的市場太大了,但要做好,其中學問還很多,“大陸每一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特性,對戲劇題材的喜好各不相同,我們現在不著急,但會一個一個做好。先立足上海,後放眼北京,再走向全國”。除了劇場的發展計劃,余大任心中還有個更大的夢想,那就是能搭建兩岸演出的平臺,不僅促成兩岸戲劇界共同合作,還打算把一些出色的大陸戲劇引進臺灣。他説,“大陸跟臺灣從演出體系、習慣、用語等方面存在著一些差別,需要磨合,我們希望未來兩岸的合作能呈現出水到渠成的正常狀態”。
這就是余大任與戲劇的故事,從結緣到分開,如今又回到起點,中間有過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困惑。對此,余大任常把一句話挂在嘴邊,“人生千萬不要放棄任何一粒不起眼的米粒或沙子,説不定哪一天它就會變成黃金,驚喜往往來自於意想之外”。(中國華藝廣播公司記者 丁衛衛 顧 暉)
[責任編輯: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