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臺灣文化動態

少子化衝擊下臺灣小學何去何從?(圖)

時間:2015年01月26日 13:24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少子化衝擊下臺灣小學何去何從?(圖)

  為了“活化”教室,充分利用資源,老松小學開辦“樂齡學習中心”,免費為老年人和新移民提供繼續教育服務。

  位於臺北萬華區的老松國小,建築古樸,草木蔥蘢。下午剛剛放學,陸續走出稀稀落落的幾百名學生,偌大的操場顯得更加空空蕩蕩。

  很難想像,這所學校曾經是世界上人數最多的小學。老松國小校長簡邑容告訴記者,上世紀60年代,該校連續5年在校人數超過一萬人,最高峰的1966年,達到1.1萬人,多達158個班,上課還得分批上。那時每天操場幾千上萬人參加升旗儀式的奇觀,經常登上各家報紙的版面。

  曾經的壯觀場面已經難再。如今,該校只有600多名學生,25個班,僅約全盛時期的5%。每個班也只有20多名學生。

  老松國小,這座在今年將迎來建校120週年的老校,見證了臺北萬華地區的繁華與沉寂,也是臺灣持續多年的少子化衝擊現象的真實寫照。

  臺灣少子化,中小學越來越招不到生

  老松國小只是萬華起落和少子化結合形成的戲劇性例子。很多學校的招生比老松國小的境況慘得多。

  ——臺北市立洲美小學將於8月1日起停辦。去年全校只有1名小一新生報道,創下臺北市罕見的小一“一對一”超級家教式的教學景象。

  ——苗栗西湖鄉瑞湖小學並非傳統認知的偏遠山區,但去年入學新生也只有1人,打破創校52年紀錄。

  ——新竹縣嘉興小學義興分校沒有一年級新生入學。

  只有1名新生、甚至沒有新生的學校越來越多。

  臺灣的學校危機是從幼兒園開始的,並有逐步向上蔓延的不可逆趨勢。一項統計數據顯示,臺灣的私立幼兒園在2003年之後一路倒閉,到現在倒了五分之一,倒閉的幅度還在加大,而幼兒園學生也少了35%、幼教老師也被裁了45%。臺灣的小學以公立居多,官方雖未裁校,但在2003年至2013年的10年間,小學生人數由191萬人減少到130萬人,少了61萬人。中學也相應受影響,以臺北市為例,去年國小升國中的人數只有2.2萬人,比前年大減了將近4000人。

  少子化由學校的神經末梢逐漸往上傳遞。2016年大學應屆畢業生將驟減3萬人。臺灣教育部門負責人吳思華表示,未來10年,臺灣160多所大學要縮減到100所以下,未來10年將減少1萬個教職需求。

  並校、廢校遇到強大抵觸

  少子化影響,不僅招生極度萎縮,班級數量減少,每個班的學生人數也在減少。以老松國小為例,上世紀八十年代,每個班普遍有四五十個人,現在只有20多個人。學生即使享受空前優越的教育資源,也還是有大量教室和設備閒置,或者使用率太低。政府對資源閒置束手無策,還要額外付出鉅額的維護費用。

  政府部門如何處置大量的學校閒置資源?首先想到的是並校。把招生嚴重不足的學校就近合併起來。但並校並非那麼簡單。據了解,臺北市雖然在2006年就意識到學生逐漸減少問題,提出了22所小學整並名單,但是受到校方、家長會和校友會的強烈反對,除了2004年已並校的中興和福星兩校外(原中興國小址現在為萬華運動中心),目前只有明倫國小併入大龍國小的案例。

  整並政策遇到強大抵觸力量,絕非臺北獨有。截至2013年,全臺灣目前有2650所小學,比2001年時的2611所還多。一方面是小學空間大量閒置,另一方面由於合併、廢校遇到強大阻力小學數量反而比十多年前增加了。

  老松國小的另類保護:活化閒置空間

  臺北土地資源稀缺,空間緊張,房價居高不下,有關部門推動青年住宅,把腦筋就動到閒置小學校舍上。處於臺北市中心區、佔地達5.3公頃的老松國小首當其衝就被“盯上”了。有關部門提出將該校的一部分土地新建成青年住宅,鼓勵人才入住,解決年輕人的住房問題,閒置空間也能得到活化利用。

  改建消息一齣就激起反彈聲浪,校方、家長、校友都強烈反對。老松國小是日據時期最早建成的一批小學,歷史悠久,校友眾多,其主要建築被定為市定古跡,不少輿論也認為這樣有悠久歷史的學校應該完整保護。簡邑容校長對記者介紹,學校的閒置空間都已經改成英語情境中心、專科教室、鄉土教育中心,並承擔萬華區老年人的“樂齡教學”和成人補習班。

  “雖然學生變少了,可我們沒有‘閒置教室’的問題。”這個曾經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小學的現任校長,遇上了和她的前輩截然相反的煩惱。前輩校長苦於空間的嚴重不足,幾十年過去,她最花心思的是教室如何被利用。(記者 陳智軍 文/圖)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