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藝術品失竊案中能破案並追回的僅佔被盜總數的5%

時間:2015年03月04日 13:52 來源:文匯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本報記者 陸益峰

  自從人類有了博物館以來,藝術品盜竊案就一直如影相隨。美國一名專門研究藝術品犯罪的學者多尼爾克曾説:“如果將全世界失竊的藝術品組建成一座博物館的話,這座博物館堪比世界上任何一家最偉大的博物館。”

  一項統計顯示,從1976年至2010年間,英國共有約5.3萬件藝術品被盜,是全世界藝術品失竊最多的國家;美國登記在案的失竊藝術品為2.1萬件,居第二;法國、義大利則分列第三、第四位。

  一些世界聞名的博物館,如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美國加德納博物館等都遭遇過盜竊案,而此次法國楓丹白露城堡15件藝術品被盜,盜賊竟然只花了7分鐘。“神偷”為何屢屢得手,博物館失竊又為何如此頻繁呢?

  博物館安保鬆懈讓盜賊如入無人之境,這成為藝術品被盜的重要原因。

  2010年5月19日,法國巴黎的現代藝術博物館5幅總價值上億歐元的世界級名畫一夜之間被盜走。這批名畫包括畢加索的《鴿子與青豆》,亨利·馬蒂斯的油畫《田園曲》等。案發時,盜賊將這所博物館的安保系統關閉,切斷大門上的挂鎖並破壞了一扇窗戶後,頭戴面具,隻身潛入館內,不過這一過程被監控錄影機拍下。當夜有3名保安值班,但他們“什麼也沒看見”……

  2004年,大英博物館多件中國文物被盜,現場沒有任何玻璃破碎的痕跡,盜竊者也沒有觸發任何警報系統。發現失竊後,大英博物館一時竟無法知道到底丟失了多少件展品。事後分析原因發現,大英博物館面積龐大、展品眾多,但是安保人員的數量有限,每個展室內也只安排了一兩名工作人員,於是盜賊便有機可乘。

  除了盜賊“技術高超”外,這樣的“盜寶案”往往有博物館內部員工的裏應外合,或者根本就是“內鬼”所為。2010年,埃及馬哈茂德·哈利勒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價值5500萬美元的凡·高油畫《罌粟花》失竊。埃及內政部的消息稱,種種跡象表明,一名博物館員工參與了此次盜竊活動,或者這名員工就是盜竊者。此外,埃及政府調查後發現,馬哈茂德·哈利勒博物館存在多處安全漏洞,館內47個監控攝像頭僅有7個能夠正常工作,而警報系統則完全失靈。

  而在2006年8月,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冬宮)共有221件館藏珍品被盜,總價值約為1億美元。警方調查後宣佈,46歲的女保管員拉莉莎·扎瓦斯卡婭是該案件的主謀。據其被捕的丈夫和兒子交代,扎瓦斯卡婭從1992年起就開始將藏品從單位“捎帶”回家,父子倆將藏品轉賣出去。藏品一般可賣幾百至數千美元,以此補貼一家人窘迫的生活。不過蹊蹺的是,扎瓦斯卡婭在案發前幾個月就已在辦公室突然死亡。

  最後,還有一些人打著科研的名義與博物館接觸,實際上是盜竊文物。

  2014年11月,埃及一家地方法院缺席審判了3名自稱為研究人員的德國人,他們被判處5年監禁。據報道,該案發生在2013年,這3名德國人夥同6名埃及人從胡夫金字塔內盜走了帶有法老胡夫名字卷軸的碎片以及一些石頭標本。這3名德國人當時對胡夫金字塔管理方表示,他們需要卷軸碎片是為了測定其年代,以驗證一種冷門説法——胡夫金字塔比通常認為的還要早幾千年。幸運的是,埃及方面已經在2014年8月追回了卷軸碎片。據統計,在如此眾多的藝術品失竊案中,最後能破案並追回的藝術品,只有被盜總數的5%。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