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凱 攝
高凱 攝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記者 高凱)國家大劇院一年一度的“公眾開放日藝術節”22日如約而至。當天,適逢“水上明珠”開幕運營七週年,近萬名觀眾於此間分享了長達8小時的藝術饕餮盛宴。
當天一早,大劇院門前已是長龍蜿蜒。
9點一到,“公眾開放日藝術節”正式拉開大幕。劇院各處的舞臺,歌劇、交響、民樂、京劇、舞蹈、合唱紛紛上演,“水上明珠”頓時變成藝術的海洋。
音樂廳中,北京交響樂團在指揮譚利華的執棒下,奏響了《紅色娘子軍》《天鵝湖》《費加羅婚禮》等中外名作;廣播民族樂團則以《花好月圓》《春江花月夜》等民樂經典,展現著絲竹管弦。戲劇場裏,大劇院最新打造的原創京劇《絲路長城》以回味悠長的國粹唱腔勾勒出睦鄰友好、天下大同的史詩畫卷。
花瓣廳上演了“世界音樂博覽”,奈米比亞黑人音樂家帶來的合唱表演,引領觀眾踏上了動感熱烈的非洲音樂之旅;韓國藝術家獻上的傳統伽倻琴歌舞表演,則讓人深深沉浸在東方藝術的美妙意境之中。
戲劇場門前的古戲臺上,北方崑曲劇院的“名角”與中國戲曲學院附中的“新生代”,新老搭配聯袂登臺。沙龍展廳之外,中央戲劇學院的十二生肖提線木偶“走秀”表演,時尚又富童趣。此外,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弦樂四重奏、中國音樂學院的打擊樂表演,都讓觀眾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藝術氣息。
“演出太豐富了,簡直目不暇接,每場都想看,可惜沒有分身術。”大劇院忠實觀眾劉芳坦言自己每年都盼著開放日這一天,今年特意帶上了女兒。母女兩人從一個劇場到另一個劇場,趕場似的“追”著劇院裏每一場精彩表演。
與往年一樣,在呈現大體量精品演出的同時,大劇院特別策劃的一系列藝術沙龍活動也成為開放日的另一個兩點。
歌劇院內,一場名為“歌劇是怎樣製作的”主題講座,讓不少觀眾聽得津津有味。包括大劇院舞臺技術部部長管建波在內的幾位工作人員,帶領觀眾從臺前走到神秘的幕後。管建波以龐大的舞臺實景為生動演示,剖開即將上演的歌劇《冰山上的來客》這個鮮活案例,細細講述了製作《冰山》的特殊材料,舞美布景的安裝方式與運動方式、全劇裝臺的過程以及視覺效果的營造……
在藝術資料中心,蔣大為、德德瑪兩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聚首“流金歲月”活動,與觀眾一起重溫令他們記憶深刻的“大劇院時刻”,興之所至還唱響了《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代表作。
此外,“喜劇論壇”既有專業深度又不乏大眾話題。陳佩斯、任鳴、田沁鑫、金士傑等知名戲劇藝術家齊集一堂,圍繞當下舞臺喜劇的創作與演出探討。
與此同時,大劇院精心策劃的九大系列展覽也帶給人們意想不到的驚喜。
同樣聚攏超高人氣的,還有位於音樂廳入口的“自媒體展示區”。在這裡,30台專業單眼相機同時環繞拍攝,形成類似“時間凍結”般的奇妙視效。觀眾只需花幾分鐘,就能得到一段屬於自己的特效視頻。中國傳媒大學的蔣孟曉和幾位同學拍得不亦樂乎,她興奮地説:“以前只在電影《駭客帝國》、韓劇《來自星星的你》中見過這種特效,沒想到今天能在大劇院裏親自過上一把癮,太神奇了。”
國家大劇院自2007年落成開幕以來,便以“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為根本宗旨,奉獻高雅藝術演出近6000場,生産製作劇目47部,舉辦藝術普及教育活動6000余場,吸引各類觀眾超過1260萬人次,成為名副其實的人民藝術殿堂。為讓更多人“走進大劇院、了解大劇院、享用大劇院”,自2008年起,大劇院將每年的12月22日確定為“公眾開放日”,後又正式升級為“公眾開放日藝術節”。
今年的藝術節延續了往年惠民送票的傳統,通過市總工會、市社工委、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等各種社會渠道,將近萬張觀摩票送到了首都道德楷模、勞動模範、醫護人員、地鐵公交職工、計程車司機、社區市民、部隊官兵等社會各界的群眾手中。
據大劇院方面介紹,今年的“開放日”共計接待觀眾近萬名。之後,一系列精彩演出與活動還將延續下去,原創歌劇《冰山上的來客》、“世界歌劇經典音樂會”等多臺演出將陸續與觀眾見面;同時,“百場走訪基層演出活動”和“歌劇電影進校園活動”將進一步把藝術的芬芳傳遞到城市的各個角落。(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