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切不能再“萬村一面”

時間:2014年11月26日 15:3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社寧德11月26日電 (林春茵 張川閩)“呈現這些村落的地方魅力,使他們像説書人一樣為遊客講述自己深刻的生命故事,這是傳統村落開發規劃的理想追求。”行走閩浙山野15年的臺灣建築學家蕭百興,把傳統村落詩意地比喻為“空間説書者”。

  當下,傳統村落保護在中國正備受關切。近日中新社記者隨多位民俗學、建築學、文物學和民間文化研究專家走訪福建古村落,探尋“留住鄉愁”之路。

  福建現有73個村落名列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居中國第三位。從中央到地方,政府也極力提供財政支援,保護傳統村落。

  2014年4月,傳統村落保護首獲中央財政專項扶持,3年內劃撥300億元(人民幣,下同),327個村落受益,其中福建有福州市馬尾區亭江鎮閩安村、泉州市永春縣姑山鎮茂霞村等16個村落入選。福建省今年也給予10個傳統村落各500萬元,地方再配套500萬元。

  “雖然幾百萬對於村落整體保護杯水車薪,但這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多年躬身古村落保護的廈門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戴志堅認為,傳統村落保護開發正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建設性破壞是戴志堅新的擔憂。由於規劃滯後,或當地急於求成,“小保護小破壞,大保護大破壞”的大拆大建的現象,在他的調研中屢見不鮮。

  調研過一個濱海小城的寺廟重建工程後,他對中新社記者感慨,“原拆原建比新建往往耗工數倍,但現在搬遷過去用10年20年建起的寺廟,卻要求4個月完工3座廟,粗製濫造可想而知。”

  “現狀是,錢越多,要求花得越快,”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羅楊指出,政府希望儘快建成現代化村莊,村民也希望儘快改善居住條件,享受城市生活,“太快就難免不盡人意。”

  羅楊感嘆,“保護古村落比保護故宮還要難”,古村落既要活態傳承非遺內容,又往往沒有人力、智力、財力資源可用,保護難度非常大。

  走在福建寧德市屏南縣一帶,一色的流水穿城,一色的飛檐花棟木構廊橋,蕭百興掰著手指對各村落的“奮鬥歷程”如數家珍,令這些在記者眼裏大同小異的古村落立刻鮮活起來。

  “福建傳統村落比較多,如何防止統一化、同質化,盡可能地顯現出豐富多彩的特性,是重中之重。”全國文物學會副會長鄭國珍最為憂心的則是建設中的同質化傾向,“過去城市建設已經千城一面,今後切不能再萬村一面。”

  紅燈籠、美國草皮、噴泉,幾乎成為如今古村落開發建設中的標配,南京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趙辰把一些農村的普羅旺斯花田斥為“太假”,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苑利也無奈感慨,“由古建修復隊修建的村子,越來越像城市和公園。”

  “要保有原汁原味的原真性,只有激起村民的自覺性。”復旦大學教授鄭土有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本質上説,古村落的保護是由‘局外’的力量發起和推動的,但推動是有時間性的,只有激發起村民的文化自覺,激起其保護村落、保護文化遺産的‘內在的驅動力’,這才是可持續的。”

  “産權的問題,就是動力的問題,”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萬建中指出,開發商與村民爭利而導致旅遊陷入惡境時有發生,厘清産權關係,讓村民自主開發,“人家祖宗留下的飯讓人家自己吃,”對農村健康有序發展至關重要。

  中國民協副主席、山東文聯主席潘魯生堅持應從文化生態保護的角度進行立法保障,“明確村民既是傳統村落保護的受益者,也是保護傳統村落的責任人,明確專家在規劃方面、政府在投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安置村民再生産生活等方面各司其職。”

  “村民自主治理,重建以人與土地的倫理關係為核心的鄉民自主體系,對鄉村復興意義重大。”在深入考察了屏南北村之後,趙辰發現,當地的趙氏宗族體系構建了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社,自下而上推動村落髮展,“如此村民自身的利益將成為核心考慮,而非過於粗暴的旅遊開發或政績式的開發。”(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