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馬派皮影傳承人馬飛:重拾技藝 繼承傳統

時間:2014年08月22日 08: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合肥8月21日電 (路夢)為期10天的安徽省首屆民間工藝精品展正在合肥古玩城進行著,安徽省著名民間工藝大師、馬派皮影的傳承人馬飛帶著他的皮影參與了此次精品展。

  安徽省馬派皮影是中華皮影的流派之一,由皖北老藝人馬信昌開創,至今已有116年的歷史。馬飛21日在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説,皮影是他家族祖傳的技藝,“我們家族一共有4個皮影戲班,我從十幾歲起就跟隨爺爺登臺演出。”

  馬飛向記者介紹,皮影戲是多種藝術的結合,“一要有唱腔,二要有操作演技,三是雕刻,四是美術。”所有的皮影人物都是用牛皮和驢皮手工製作而成的,然後還要在上面繪畫,而所唱的戲曲都是通過口傳心教的。

  從小便習得皮影技藝的馬飛一直在家鄉專心於皮影演藝事業。在精品展現場,馬飛也架起了他的“戲臺子”,只見幕布後面馬飛和他的徒弟嫺熟地一邊操作皮影一邊唱著曲調,上演了一齣精彩的《孫悟空大戰蜘蛛精》,引得觀眾連連喝彩。

  説到馬派皮影的傳承,馬飛道起了他一波三折的經歷。“1990年,打工潮的到來,我的徒弟們紛紛南下。因為打工比演皮影賺錢多啦!”馬飛的皮影藝術團就此解散。

  由於科技越來越發達,電視、電影的普及使得皮影藝術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隨後,馬飛也前往上海打工。“不論走到哪,我都把皮影帶在身邊。畢竟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畢竟承載著中華兩千多年的文化。”2010年,馬飛放棄高收入,回到故鄉,決心重拾鍾愛的皮影藝術。

  馬飛説,隨著時代的變化,如今的馬派皮影經歷了創新和改良。“過去的皮影幕布是三尺寬,現在增大成了兩米四的;隨著幕布的增大,做的皮影也要大一號。”傳統的皮影一場一般在兩三個小時,考慮到觀眾的接納程度,現在的皮影戲大大簡化了。

  “皮影戲已經被列入面臨瀕危的劇種之一,現在國家也越來越重視,所以今天重新返回了這個舞臺。”馬飛説,馬派皮影面臨失傳的境地,所以他招收徒弟,希望傳統技藝後繼有人。“我現在50歲,演藝上來説還正當年,但再過二三十年就不好説了。”

  2011年,馬飛來到省城合肥,馬派皮影也申報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産。目前,馬飛在市中心繁華地段的城隍廟文化館繼續著他的皮影事業。(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