酈波在介紹攝影展。劉 瀏 攝
昨天,《晚清碎影——湯姆遜眼中的中國》攝影展在江寧織造府博物館開幕。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第一次以館長身份亮相。酈館長的“首秀”,依舊是溫文爾雅。他表示,“崗位雖新但不生疏”,要把“江寧織造”打造成南京的一塊文化品牌。
首秀依舊“酈式”説歷史
這次展覽共有134張老照片,分為“金陵回眸”、“冠蓋貴胄”、“麗影浮生”、“百業印象”、“鏡中履痕”五個單元,分別以南京、官員、女性、行當、萬象為主題,其中南京舊影有4張,兩張拍攝的是金陵機器製造局,一張拍攝的是明孝陵神道武士石刻,一張拍攝的是寺廟重建的施工現場。這是南京史上第一批照片,為1872年英格蘭攝影師約翰·湯姆遜來寧所拍。
“晚清的中國,不僅是教科書中‘山河破碎風飄絮’的概念性敘述,湯姆遜以紀實的視角,照片中既有時代的落後,也有個人的精神之美,忠實地展現‘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下,中國人的生活與精神面貌,即便是悲哀的時代,也有它的動人之處……”酈波介紹展覽時,歷史在他口中,變得生動而立體。
江寧織造館首先要“接地氣”
“我已經連續在博物館上班一個多星期了。我的本職工作還是學校的老師,目前一週一兩次課,博物館這邊有空就來。在我看來,這不是一個多麼新的崗位,而是一個更好機會,把文化做好。”酈波告訴記者,作為一個文化場館,它承載著城市記憶。
對於未來的江寧織造館,酈波館長説,首先要“接地氣”,豐富市民生活;二是要樹立一個文化品牌。
8月中旬將在博物館開講壇
“在上百家講壇前,我是一個學術上的‘宅男’,認為做好教學與自己的研究就自由、快活了。”但後來,酈波的觀點轉變了,“一個教育者,應該成為一個大眾教育者,一個文化志願者,我也願以此為畢生使命。”酈波説。據介紹,該展覽將持續至8月20日。酈波將於8月上旬結合展覽主題,在江寧織造博物館紅樓劇場開講《近代中國的傷痛與機會》。 記者 張 可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