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中央芭蕾舞團(簡稱“中芭”)《紅色娘子軍》首演50週年全國巡演的第31站來到山東濰坊大劇院。在兩個多小時的演出中,熱烈鼓掌聲多達19次,幾乎每隔七八分鐘,觀眾就會情不自禁地叫好。這份感動並不只屬於有著“紅色記憶”的中老年人,也不乏年輕人、小朋友。幾個小學生跑到後臺,嘰嘰喳喳地和演員們討論起了“娘子軍的精神”,讓帶團巡演的中芭副團長王勇才覺得“很萌很欣慰”。
“瓊花”激起價值觀碰撞
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講述了上世紀30年代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海南島,從惡霸南霸天府中逃出來的丫鬟瓊花,在紅軍黨代表洪常青的幫助下,從一名苦大仇深的農村姑娘逐漸變成一名共産主義女戰士的經歷。
“這部劇表現了女性為自由而戰、為婦女解放而戰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節。”面對眨巴著眼睛似懂非懂的濰坊小學生,王勇才認真地説道。他不奢望孩子們現在就能理解《紅色娘子軍》,但是希望播下一顆啟蒙的種子。
首演50年來,《紅色娘子軍》累計演出近4000場,主演也已經更換了五代,但這部經典卻始終常演常新。“《紅色娘子軍》傳遞的價值觀在今天仍然不過時,對年輕一代是有針對意義的。”王勇才説。
“人生的目標是什麼?” 在王勇才看來,這一永恒的哲學命題,其實正是《紅色娘子軍》提出的問題,也是年輕人面對的共同問題。“瓊花經過黨的教育,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標並非為報一己之仇;同樣的,對於當今的青年來説,你的奮鬥目標是什麼,僅僅就是大學畢業、考研、出國嗎?你和這個國家的命運其實是連在一起的。”
演出中,“瓊花”的命運不斷激發著觀眾的共鳴。
第一幕裏,“瓊花”逃出虎口追求自由,在椰林裏與“洪常青”相遇,“瓊花”一個“倒踢紫金冠”的經典舞姿引發全場驚嘆。掌聲之餘,記者身邊的一對母女低聲私語。母親對女兒説:“你看看人家瓊花多勇敢多獨立,哪像你一天到晚就知道黏著男朋友,工作也不好好找。”女兒則默然無語。
類似由《紅色娘子軍》引發的價值觀碰撞,對於“瓊花”的扮演者們來説並不陌生。中芭團長、第三代“瓊花”的扮演者馮英認為:“《紅色娘子軍》是一部表現婦女追求解放、追求自我價值的作品,這對年輕人是有啟示的。”現在許多年輕女孩以“嫁個有錢人”為人生最高目標,忽視甚至逃避自己的權利和價值,馮英希望“瓊花”這個角色能帶給年輕人內心的碰撞。
洪常青不僅“高大上”
參加此輪巡演的第五代“瓊花”扮演者、中芭臺柱子張劍、魯娜也極具颯爽之姿。“瓊花”的堅韌給她們的性格打上了烙印,此次轉戰濰坊,即使是在訓練間隙休息時,她們也常默默保持著劈叉的姿勢。
3年前,張劍和魯娜曾跟隨馮英團長赴海南 “紅色娘子軍紀念園”看望當時尚在人世的幾位娘子軍老戰士,並進行了現場表演。魯娜説:“一些娘子軍老戰士在戰火中都缺了胳膊、斷了手指。以前我們只是在舞臺上扮演英雄,真正見到英雄的那一刻,對《紅色娘子軍》才有了更深的理解。”
“表演結束,當時已經101歲的‘娘子軍連’排長王運梅老人使勁兒為演員們鼓掌,還艱難地站起來,莊嚴地行了一個軍禮。”馮英回憶,老人身上的軍魂深深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演員。
不久前的4月20日,最後一位娘子軍老戰士盧業香去世了,享年100歲。作為中芭的首席演員,張劍認為,把老戰士們的精神傳承下去,是中芭的使命,也是自己的責任。儘管已是國際一流的舞者,但在濰坊演出前一晚,為了保持最佳舞臺狀態,她依然進行了近3個小時的訓練。她希望自己的舞臺生命能夠延續得更長一些,能夠通過“瓊花”這個角色與觀眾不斷交流。
不同於老一輩藝術家許多“革命符號式”的表演,諸如握拳頭、瞪眼睛等,今天的中芭人更注重表現英雄作為“人”的一面,希望讓觀眾們感到可敬,更可親可感。參加此輪巡演的第五代“洪常青”的扮演者李科、周兆暉、佟錦升是3個“80後”大男孩,他們富於青春活力的角色刻畫“更討觀眾歡心”。
“那個時代遠去了,但是英雄從未遠去,任何一個年代都需要有平凡的人站出來。”西安小夥李科並不把“洪常青”看作是個“高大上”的形象;周兆暉則認為:“作為一個男人,就要有社會擔當。《紅色娘子軍》其實也是一部關於責任感的戲。今天那些奮不顧身、英勇犧牲的消防隊員,他們不也是‘洪常青’嗎?”在佟錦升看來,“這個社會,大家都呼喚雷鋒、呼喚榜樣、呼喚信仰……這恰恰説明《紅色娘子軍》的分量。”
“歷史不是割裂的,今天的青年對過去的歷史可能不太了解,像《紅色娘子軍》這樣的作品在當下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王勇才強調,“文化是要育人、化人的,傳承就在潤物細無聲之中。”
不應打上“文革”標簽
然而,圍繞著《紅色娘子軍》的文化傳承曾引發爭議。
此前,中芭演員攜《紅色娘子軍》登上2014央視春晚,一度引發巨大關注。懷舊讚揚者有之,質疑反對者亦有之。正方認為,《紅色娘子軍》是紅色經典,是民族的集體記憶;反方則聲稱,該劇是樣板戲,其政治意義大於藝術魅力。清華大學法學院副院長張建偉曾公開表示:“許多‘文革’的受害者還健在。安排這個節目的時候,不知是否考慮過他們的內心感受?”
對此,現任中芭黨委書記、第三代“洪常青”的扮演者王才軍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説:“這種説法,我覺得可笑。《紅色娘子軍》是‘文革’之前周恩來總理直接抓的作品,並非‘文革’的産物。1963年,周總理對中芭提出,應該創作一些革命題材的劇目。當時我們中芭的編導李承祥老師建議,或許可以改編電影《紅色娘子軍》,因為它適合發揮芭蕾以女性舞蹈為主的藝術特點。經過幾個月的緊張編排,《紅色娘子軍》在1964年9月26日首演,這時離‘文革’開始還有近兩年。”
無論如何,反映特定歷史時期、誕生於特定政治環境的《紅色娘子軍》能否超越所處時代,是一個耐人尋味的話題。
在濰坊大劇院的演出結束時,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名觀眾。一位年輕的母親告訴記者:“兒子好奇地問我,這些阿姨為什麼不穿裙子,為什麼拿著刀、扛著槍呢?我就告訴他,因為在爸爸媽媽的爺爺奶奶生活的時代,很多人受苦,沒有吃的喝的,不能上學,只能當奴隸。所以她們和很多人一樣都拿起了刀槍。因為有那樣一段歷史,你今天才能過上和平美好的生活。我們要記住她們。”
王勇才在濰坊大劇院的後臺和中國青年報記者探討了這一問題。王勇才説:“藝術來源於生活,反映著特定的歷史時期。有一部兒童劇叫《以革命的名義》,其中列寧同志有句臺詞叫‘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
他表示,《紅色娘子軍》演出50年來基本沒有改動,它驕傲地保持著初創時的面貌,不因風雲變幻而改變,始終正視歷史、不忘苦難。他還指出:“雖然《紅色娘子軍》是樣板戲,但並不是那個年代的藝術作品就一定打著‘文革’烙印,就一定是‘背叛歷史’的。那個時候,我們的衛星、核彈、核潛艇也都在研發中,難道我們也要否定嗎?藝術也是一樣。”
懷著對歷史的一份特殊感情,在濰坊大劇院,祖孫三代一同前來觀看《紅色娘子軍》的不在少數,亦可見一些老姐妹、老哥們兒結伴而來,追尋自己的青春記憶。
記者見到幾位頭髮花白的老太太手挽手走進劇場,原來,她們年輕時在濰坊柴油機廠工作,那時只要有空就喜歡模倣“瓊花”的表演動作。其中一位告訴記者:“跟現在小年輕追星一樣,‘瓊花’就是我們當年的偶像。其實追星如果追對了人,是很積極向上的一件事兒。”她還把兒子一家也動員進了劇場,因為“主要是想讓孫女受受熏陶”。
王勇才説,這樣的場景,一路巡演過來,在深圳、重慶、合肥、無錫、昆山、泰州等地都曾遇到,幾乎每場演出觀眾都會熱烈鼓掌十七八次,有時返場謝幕甚至多達五六次。他説:“《紅色娘子軍》有著50年的社會基礎,它激勵著演員,更感染著一代代觀眾,它還會一直演下去。”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