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歐陽中石:一些不合理的簡化字可以改回繁體字
中新社記者 鄭巧
在86歲的全國政協委員、著名書法家歐陽中石看來,漢字是一幅畫,能同時體現具象和抽象的高妙,是中國人向全世界奉獻的一份厚禮,是中華文化的基礎。
歐陽中石祖籍山東肥城,曾入書法家吳玉如、哲學家金岳霖、京劇家奚嘯伯門下求學,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有較全面、精深的造詣。
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手執拐杖、滿頭白髮的歐陽中石每天準時參加小組討論。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他坦言,連續擔任了五屆全國政協委員,關注的始終是文化與教育問題,特別是對漢字的認知與表現。
談到漢字的繁簡之爭時,他指出,不能把繁體字和簡體字對立起來看,繁體字是傳統漢字,發展下來了,簡體字也是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個現象。
“實際上,有些繁體字還需要簡化,有些簡體字更需要改進,簡化得沒道理不行”,歐陽中石舉例,前幾天在報紙上看到一個新聞標題為“淫雨霏霏”,總覺得心裏不是滋味,形容連綿不停的雨的“淫”字本為“霪”,把雨字頭去掉,意思就變了,應該考慮改回繁體字。
歐陽中石説,文字學家不應該只研究一個字的典故,更應當考慮漢字規範化的問題,筆畫太多的字可以簡化,簡化不好的字應再改回去,最後有個統一規範。
去年2月,中國教育部發佈《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從小學三年級起開設毛筆書法課。歐陽中石非常支援這項措施,併為書法教育大綱出謀劃策,“相信字寫得好的人會越來越多”!
當記者請教如何練好字時,歐陽中石笑言,“我不主張練字,主張學字”。他在分析其中區別時指出,練是重復,如果是錯誤,就會重復錯誤,學是獲得,把前人的精華變成自己的。
談起他當年向武岩法師學習書法的逸聞,當時,武岩法師規定歐陽中石要在他提供的宣紙上寫字,收費五元錢一張。在一袋麵粉只要兩元錢的年代,這張紙的價格可以説是非常昂貴。
“還規定我不能回家練”,歐陽中石回憶,這讓他非常認真地看老師寫字,不捨得輕易下筆,很快就學得很像,在短時間內有了很大進步。最後,武岩法師把收的紙錢全部歸還給了歐陽中石的母親。
這段經歷也讓歐陽中石更重視學的過程,更強調精通的重要性,而不是簡單地重復練習。
歐陽中石曾教過來自韓國、日本的學生,他説,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對我們的文化感興趣,希望全世界有更多的人來了解漢字,將中華文化的魅力推而廣之。(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