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海南大美村祭祖大典:祭祀豬肉先分老人再賜子孫

時間:2014年02月28日 13:17 來源:海南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有村落,就有宗祠,這是海南古村落的一大特色。宗祠,以恢弘的建築佈局、精美的工藝和一脈相承的家族情節,展示古村落獨有的民俗風情和人文景觀。

  在古代,宗祠是宗族的聖殿,宗族在宗祠裏組織管理村落的社會事務,宗祠裏記錄著宗族的輝煌與傳統,是宗族文化的延伸。

  而到了現代社會,年輕人離開村落,外出謀生成為一種常態,宗族文化會隨著他們的遷徙而消失嗎?記者來到澄邁的大美村尋找答案。

  700年王氏宗祠意喻深遠

  初到大美村,最吸引人的,莫過於村口的水塘。水塘如村莊般精緻婉約,彎月形狀,水波微蕩,婦女們蹲在水塘邊洗滌衣物,嘰嘰喳喳,家長裏短,好不熱鬧。

  沿水塘走上臺階,踏入村裏傳承已700余載的王氏宗祠。宗祠面積約300平方米,內建兩廊,外置照壁,照壁頂上有雙龍戲珠,外鑲八卦圖,內設福字,寓意著村莊的長壽、福氣、和諧。

  農曆正月二十八,大美村村民們迎來了他們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也是最期待的日子———王氏宗祠祭祖。

  今天上午,在海口長大的王美芳和往年一樣,跟著父母回到村裏宗祠拜祖。“其實住在城裏,春節也有逛廟會等很多熱鬧的場面,可這裡總是不一樣,能有一種尋根的感覺。”

  大美村祭拜的祖先叫王恂,在南宋寧宗開禧元年(1205年)帶領官軍渡瓊,剿擒匪徒,安撫百姓,安居樂業。

  宗祠帶有家廟與崇文尚教雙重性質,敬仰先祖與教育後輩成為宗祠的主要功用。同時,宗祠的繁盛與否,是宗族興衰的標記。

  在中國鄉間,大多數村落是通過宗族群體連接到一起的,大美村也不例外。每年祭祖,無論身在何方,大美村的王氏後代都會趕回家鄉,一起祭拜先祖,誦讀家風,恪守王氏宗族的祖訓家規。

  “我們村所有人都是宗族兄弟,是一家人,村裏無論誰家有婚喪嫁娶,大家都會去幫忙。”村民王儒忠説,隨著時代發展,王氏宗族不斷有人向外遷移,可無論遷到何方,族譜、家訓、家風都會成為這個宗族連接血脈的紐帶。

  祭祀豬肉先分老人再賜子孫

  恪守祖訓家規的大美村,每年祭祖慶典,都會嚴格按照族譜上所記錄的祭祀儀式進行。所有子孫都要聚集祠堂,行完祭祀之禮後,按照“尊老、撫孤、重教”規例,把祭祀的豬肉分到各家各戶,稱之為“分胙”。

  按照規例,60歲以上的老者各加肉一份,70歲以上者加肉二份,80歲以上者加肉三份,90歲以上者加一副豬頭豬腳,百歲以上則獎勵一頭全豬,寡婦肉一份,余以頒賜諸子孫。

  百歲村民王克運,今天在宗祠領到了他的“百歲大獎”———一頭全豬。“今天最高興,回家把這頭豬豬肉分給子孫吃,大家吃了都有福氣,長命百歲!”在全村人的祝福下,老人健步如飛,帶領村民敲鑼打鼓,把全豬抬回了家。

  從大美村的“分胙”儀式中,就可看出這個村子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早在多年前,這個村莊就被評為澄邁十大“長壽第一村”。村民們按照年齡,把60歲的老者尊稱為下老,70歲為中老,80歲為上老,90歲為上上老,100歲為太上老。

  在這樣的愛老敬老氣氛中,大美村的村民們都很“爭氣”,年齡最大的102歲,80歲以上的老人50多位。老人們身體大都很健康,平日裏愛湊到村口的大榕樹下品茗談笑,形成了一個其樂融融的壽星群。

  古村每隔30年修一次宗譜

  在大美村裏,每家每戶都保存著一本宗譜。修宗譜,是大美村裏最重要的事情,每隔30年左右,大美村就會集資修一次宗譜。因為宗譜,完整記錄了整個家族的每一位成員,是宗族文化的載體。

  在研究村史的熱心村民王儒忠家裏,保存著3個版本的王氏宗譜,最早的版本為光緒28年修,最晚的版本是2006年。“之前的族譜,在文革時被毀掉了,後來我們找到王氏其他的分支保留下來的宗譜才補完整。”王儒忠説,宗譜記載了王氏世代傳承繁衍的歷史,對於整個宗族有著不可替代的凝聚力和親切感。

  年老村民有著強烈的宗族意識,那麼在外闖蕩的村民呢?

  46歲的王光強早年外出闖蕩、功成名就後,他回到大美村,個人出資20萬元修繕宗祠。“我經常告訴我的孩子們,即便我們的家不在這裡,但是我們的根在這裡。”

  山在村外,一池映出倒影,水在山間,一渠引入村來。行走大美村,感覺到這裡的村民們,經由優美的山水、古樸的生活熏陶,養成了一種獨特的氣質。他們欣賞保護著自然景觀,也代代傳承著人文景觀。

  大美村正應了王氏宗譜裏所記載的,祖先王武功當年選址立村於此的感慨:“族盛則彌大,裏仁斯為美。”

  (記者 孫慧 通訊員 陳澤雄)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