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文學批評家夏志清葬禮舉行 去世前曾説我要走了

時間:2014年01月20日 09:37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導讀:著名中國文學批評家夏志清先生葬禮紐約時間19日上午在紐約坎貝爾殯儀館舉行。當天參加葬禮的劉琪鵬説,“現場有音樂、有詩、有朋友。夏先生看起來很安詳。早晨的紐約雨雪交加,儀式結束後卻格外晴朗。”朋友李渝寫道,“在我認識或接觸的人中,沒有人比得上夏先生和夫人這麼精神,這麼振作。每次見到他倆,總是看見他們打扮得整齊又漂亮。生存雖然有著悲情,生命卻不必悲哀。”

  著名中國文學批評家夏志清先生葬禮紐約時間19日上午在紐約坎貝爾殯儀館舉行。著名作家王鼎鈞、查建英等出席並講話,儀式由著名學者、文學批評家王德威主持。北美華文作家協會也于昨日推出夏志清紀念專輯,蒐集了劉紹銘、葉嘉瑩、符立中等諸多朋友的懷念文章。

  夏志清先生於紐約當地時間2013年12月29日去世。他被譽為中國文學評論界的“拓荒者”——他1961年出版的《中國現代小説史》,是英語世界第一本嚴肅、全面論述中國現代文學的著作。在國內,這本書給現代文學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對以前被忽略和遮罩的作家張愛玲、沈從文、錢鐘書、張天翼等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19日上午11時,夏先生追悼會在紐約坎貝爾殯儀館舉行。儀式簡短而溫馨,當天參加葬禮的劉琪鵬説,“現場有音樂、有詩、有朋友。夏先生看起來很安詳。早晨的紐約雨雪交加,儀式結束後卻格外晴朗。”儀式以英國詩人威廉·布萊克的一首詩《The Ecchoing Green》拉開序幕,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Haruo Shirane、Paul Anderer,著名作家王鼎鈞、查建英等出席並講話。

  北美華文作家協會也于昨日推出夏志清紀念專輯,蒐集了劉紹銘、葉嘉瑩、符立中等諸多朋友的懷念文章。文集中還收入了王德威為夏志清教授《中國現代小説的史與學》一書出版時所寫序文:

  “夏志清先生是中國文學研究界重量級的學者之一。1961年,夏先生出版了英文專著《中國現代小説史》,為英語世界現代中國文學研究開下先河。1968年,夏先生再接再厲,出版《中國古典小説史論》,又帶動古典文學界小説文本研究的風潮。以後多年夏先生著述不輟,其中精華在2004年彙編為《夏志清論中國文學》。歐美漢學界裏,以涉獵之廣博,影響之深遠,而又在批評方法上能自成一家之言者,夏志清先生可謂是第一人。”

  學生張恩浩回憶一文感人至深,“夏先生在美國生活六十五載,很少像一些處於‘離散’(diaspora)境地的知識分子那樣被鄉愁困擾。也許,他所懷舊的對象已經不復存在,他生活在當下。”“夏先生個人生活坎坷,卻從來都以積極、健康、樂觀的態度面對一切。他充滿能量、智慧、幽默和達觀的態度總是感染著周圍人。他與人分享快樂和智慧,從不給人添負擔。臨走前,他對師母説:‘我很累,我要走了。’靜悄悄地在睡夢中離世。”

  朋友李渝寫道,“在我認識或接觸的人中,沒有人比得上夏先生和夫人這麼精神,這麼振作。每次見到他倆,總是看見他們打扮得整齊又漂亮。生存雖然有著悲情,生命卻不必悲哀。”用夏公以前評沈從文的句子稍加改動其實説的就是他自己,“對生活和生活裏的瑣瑣碎碎的細節——例如一條領帶、吃一顆維他命——的忠誠,是一切更大更難達到的美德,是慈悲心、豪氣和勇氣的基礎。”

  此外,還有很多陌生的讀者也寫下悼念的文字,“可以説,夏志清教授打開了我一扇文學的窗口,讓我看到文學的另一番別致風景。我相信很多寫作者,都是因為夏志清教授而認識張愛玲的,他播下的種子已經生根發芽開花結果,繁榮了我們的文學花園。”攝影/劉琪鵬(記者 羅皓菱)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