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把香港‘搬來’給大家看”

2021-08-30 09:18:00
來源:大眾日報
字號

  “百步之內,即可‘暢遊’香港。受疫情影響,大家不方便出遊,那我們就把香港‘搬來’給大家看。”8月20日,香港微型藝術展在濟南萬象城開幕,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滬辦主任蔡亮向廣大市民發出熱情邀請。

  41組來自香港的微型藝術品,涵蓋了“文化傳承”“地標建築”“懷舊街市”“港式風味”及“奧運風采”5個板塊,展現了香港的衣食住行和風俗文化。

  市民穿遊其間,細細端詳,仿佛走進香港:看戲棚裏盂蘭節的潮劇表演、聽搶包山賽場上觀眾的吶喊、逛中西合璧的利東街、品充滿煙火氣息的港式大排檔……香港的傳統風貌與人文魅力,就這樣在濟南最具現代氣息的城市綜合體中一一呈現。

  把能代表香港特色的展品

  帶到山東來

  內地民眾對香港的最初了解,大約來自20世紀80年代的香港電影和電視劇,不僅有家喻戶曉的劉德華、周潤發這樣的明星大腕兒,也有大排檔、滿漢全席這樣的熒屏美食,更有尖沙咀、銅鑼灣、維多利亞港這樣的地標性“打卡地”頻頻出現在鏡頭中。此次在濟南展出的香港微型藝術展,也能看到許多港片中熟悉的場景。

  “這是香港的藍屋,在香港灣仔。”香港快樂微型藝術會創會會長潘麗瓊將眾人的目光引向展覽區中間的一件展品,這是一棟四層小樓,通體藍色,是香港一級歷史建築物。藍屋原址是華佗醫院,1922年改建成現在的四層建築,是香港現存的少數帶有露臺建築的唐樓。

  “這件微型藝術品以1:24的比例還原了藍屋,是藝術家第一次根據真實場景建造的模型。”潘麗瓊説,為了力求細節完美真實,藝術家研究了多個時期的藍屋圖像資料,甚至模型中街牌的一邊也做得比另一邊銹蝕更嚴重。

  而除了還原真實樓房外,在街景的呈現上,藝術家還從電影中尋找靈感,透出了濃濃的港式浪漫:藍屋前,年輕男子穿著黑色襯衫、藍色牛仔褲,斜靠在紅白涂裝的鈴木摩托車上,目光看向街邊,那裏,站著他深愛的姑娘。“這個靈感來自《天若有情》,”潘麗瓊指著藍屋前的模型人偶説,“這就是劉德華飾演的華弟。”

  一級歷史建築物“藍屋”、二戰後大批內地人到香港後暫居的“摩星嶺木屋區”、香港最獨特的景觀“大澳棚屋”、最具代表性的港式街區“我愛香港街”、建於1858年的“中環石板街”、體現香港中西合璧獨特風格的“利東街”……每一個微型藝術景觀都代表了一處香港的地標性建築,每一個都值得細細觀賞體會。

  “微型藝術品非常簡單,這是小孩子也能看懂的藝術品。”潘麗瓊説,微型藝術和攝影不同,它可以非常立體地去保留一些東西,藝術價值很高,它的特色就是非常小,便於搬運和布展,這次展覽就是把能代表香港特色的展品帶到山東來,“今年計劃了4場展覽,山東是第一站。”

  “倒流”的時間 “復活”的鄉愁

  不僅能讓典型建築騰挪空間,微型藝術品還能“倒流”時間——重現古老的傳統、消失的風貌。

  每年中秋節前,香港都有一個非常有特色的節目:大坑舞火龍。大坑舞火龍是香港銅鑼灣大坑的傳統客家舞火龍習俗,2011年5月23日,被列入第三批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在香港微型藝術展上,藝術家重現了20世紀70年代大坑村舞火龍的盛況,上百個迷你“壯漢”舞動火龍,0.5毫米的光纖模倣火龍身上的香火,作為背景的龍溪臺變了模樣,已改建為香港房屋協會總部,港人只能憑藉模型來回憶昔日的流金歲月。

  除了龍溪臺,另外一件首次亮相的展品“戲棚”也吸引了不少觀眾。香港戲棚多為節日慶典臨時搭建,用以表演粵劇、神功戲或盂蘭節時的潮劇。戲棚用竹子搭建而成,是獨特的香港文化,而現在能搭建戲棚的大概只有三位老師傅。

  通過這些微型藝術品,人們看到了已經消失的香港電影取景地“中國冰室”,看到了能夠吃三天三夜的“滿漢全席”,看到了香港人常去的老金舖、小孩子常逛的文具店,看到了藝術家小時候和家人常逛的雜貨舖。

  “我是2000年出生的,這裡展出的很多香港傳統文化我也沒見過。”鄧舒月是山東大學的大一學生,作為香港的新生代,她説,很多風俗在香港本土也在慢慢消失,這次香港微型藝術展不僅讓內地觀眾了解香港,也讓香港人重新感受到這些傳統文化的人文魅力。

  鄧舒月説,因為疫情,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回香港了。這次在山東近距離感受香港的風土人情、標誌性建築是一次很好的體驗,緩解了自己對家鄉的思念。而她最喜歡的作品是“我愛香港街”,這個隨處可見的香港街區造型逼真,讓她仿佛回到香港,身在家鄉的街道。

  “香港的發展速度很快,好多傳統的東西消失了。”潘麗瓊説,香港藝術家通過照片、書籍、口述歷史等方式還原當時的場景,再通過微型藝術品呈現出來,“表現那些消失的集體記憶。”

  事實上,微型藝術品在民間也廣受歡迎。出生於1988年的“山東漢子”李壽升,經營了一家工作室,他和弟弟一起運營的抖音賬號“手功意鄉土模型”已經積累了27.8萬粉絲,他們發佈的作品大部分與復原鄉村院落有關。這些作品引起了網友的共鳴,一位網友評價兄弟倆的作品表現出了“詩人筆下的遠方,遊子心中的故鄉”。

  在他們的視頻作品下,有人留言説,自己離家20多年,讓兄弟倆復原自己的老家;有人留言説,想做個模型給兒女留個念想。“個人訂單一般是要求復原老房子。”李壽升説,“70後”到“85前”的人是下單的主要群體,“大家離開老家來到城市打拼,壓力很大,無憂無慮的童年是他們最留戀的時光,老房子也成為情感寄託的對象。”

  通過網友提供的老照片,李壽升兄弟倆復原出了農家的小院、媽媽做飯的灶臺、院中的葡萄藤、墻邊的歪脖樹,推開院門,仿佛看到灶膛裏燃燒的爐火,聞到飯菜飄香,聽到父母的嗔怪……

  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很多村莊也舊貌換新顏,不少村居、街鎮找到李壽升,提出將老村做成沙盤,放在村史館中,將過去的歷史凝固成永恒的記憶。

  老情懷 新技術

  香港微型藝術展展覽期間,還將在最後兩天舉辦手工工作坊活動,由香港藝術家現場示範微型藝術品的製作詳情。記者了解到,製作微型藝術品的材料涵蓋了木材、金屬、紙張、棉布、陶土等,其中很多都是生活中隨手可取的素材。

  像“摩星嶺木屋區”是二戰後內地逃港人士以山中材料搭建的簡陋木屋。在這一作品中,藝術家就是用家中蛋糕的錫紙底盤製作了大部分外墻。

  “啡語花香”展示的是香港花店,該作品內有花草百多款,均由藝術家以皺紋紙或列印紙製作,其質感和真花十分相似。

  大澳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而“大澳棚屋”作品則是透過三個年代的棚屋記錄下香港這一最獨特的景觀。其中,初代棚屋呈圓拱形,大多以葵葉、木材及石材建成,再在外墻加上鋅鐵材料;第二代棚屋呈方形且比較現代化;第三代則將棚屋建成兩層,充分展現了港人的生活創意。

  李壽升從事微型藝術品製作已有十年左右,魯西北民居、山西民居、威海海草房等他都製作過,讀大學時的一門選修課竟成了他現在的主業。“新技術的應用非常重要。”李壽升的工作室已在模型製作中使用3D列印技術,以前需要手工製作的杯子、水壺等小物件,現在只需要列印出來上色就可以,不僅做工精細、形象逼真,還大大縮短了製作週期,“一般一座民居院落只需3周-4周就能製作完成。”

  “這些藝術品看似是傳統手藝,其實它用了很多高科技的技術。”潘麗瓊説,此次展覽的“中國冰室”裏所有杯子、燈都是用3D列印製作的,VR、投影等技術也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在了展覽中,“一方面是有科技含量,一方面也有藝術處理。”

  李壽升也表示,自己發佈的視頻作品被很多年輕人喜愛,不少人甚至提出“拜師”學習微型藝術品製作。為了滿足大家的學習熱情,他也發佈了一些製作教程,“其實教程只是一個方面,看會了和真正能做出來,還有很大距離。”他説,自己也希望能找到更多有同樣愛好、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把這份情懷,這份“鄉愁”延續下去。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