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作家齊一民:方言的消亡等同於個性文化的減弱

2020年05月13日 11:02:00來源:南寧新聞網

  齊一民《媽媽的舌頭》再版,揭示語言的奧秘

  “方言的消亡等同於個性文化的減弱”

  《媽媽的舌頭》近日出版。這是一本基於日常而又出奇制勝的“邊緣之書”。作者齊一民以廣闊的文化視野,通過對20余種外國語言和地方方言的切磋和玩味,揭示了種種為通常學者和作家難以企及的語言奧秘。這本書的作者、作家齊一民接受了記者採訪。

  記者(以下簡稱記):《媽媽的舌頭》是您二十年前出版的作品,這次再版的目的和意義是什麼?

  齊一民(以下簡稱齊):從近二十種外語和方言的“評判”開始,其實最終的落腳點,就是想證明中文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但當時的大氣候沒法為我的考證背書,現在似乎是可以了,可以大膽那麼説了——直到今天,我還是那麼認為,原因再簡單不過:全世界各種“當用文字”中,只有中文是沒完全脫離象形“娘胎”的,它具備視覺的誘惑性和“自帶美”,而其他各國文字都只是一種沒有原始圖像為依據的符號,因此,中文是獨特的。

  記:如何理解“多學一門語言就等於多活一輩子”?

  齊:大家一定要去親自學習。至於多語種的人和單一語種的人有怎樣的不同,有大量的科學考證。説到每個人,其實誰都有親身體會——比如假如你只能講方言而不會説普通話,會怎樣?你沒學過英語,會怎樣?在英語之後,你沒學過其他的“小語種”,又會怎樣?當然是不一樣了。

  用獨眼和蜻蜓的複眼、肉眼和雷達,看到觀察到的不可能是同一個世界。

  記:您認為有一天方言會消亡嗎?假如會,您如何看待這種消亡?

  齊:這個是最糟糕的事情,至少在上海和杭州,方言已經出現危機了。方言的消亡等同於個性文化的減弱,是可悲的事。很難想像再過一百年後,再聽不到上海話的上海,會是怎樣的。方言一旦失傳,就永不會再生。

  記:用方言寫作,是不是一種挑戰,有成功的例子嗎?

  齊:用方言寫作,當然是一種挑戰,成功的如《孽海花》。我現在潛心琢磨的是元代雜劇中的語言,很多是當時的口語——北方方言,我感覺元代雜劇裏的用語在漢語中最口語化,實在妙趣橫生。總之,語言世界和真實世界是一樣的,都是越豐富越好。誰願意生活在一個單調枯燥的世界裏呢?

  (唐曉渡)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