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們不知道的宋仁宗和他的時代

2020年05月13日 09:40:00來源:中國青年報

  清初彩繪版《帝鑒圖説》之《夜止燒羊》,講述宋仁宗一日深夜因“不寐而饑“,想吃烤羊肉,卻”不忍一夕之饑而啟無窮之殺”,寧可忍饑失眠。(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2018年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2019年的《鶴唳華亭》,再到2020年正在播出的《清平樂》,以宋式審美為底色的電視劇,逐漸在古裝劇序列中佔有一席之地,打破了此前“清宮宇宙”的絕對優勢。

  歷史作家吳鉤2020年的新作《宋仁宗:共治時代》,講了宋仁宗的一生。與同主題電視劇《清平樂》對照著看,成了吳鉤最近的業餘生活之一,稱讚服化道精美,也吐槽張貴妃沒拍好。他笑稱:“如果我來拍,重頭戲放在朝堂,以仁宗皇帝與‘背誦默寫天團’的群戲為演繹重點,但後宮戲張貴妃會成為第一女主角。”

  一個我們只聽過名字的皇帝,一群我們只背過他們文章的文學家,戳開歷史的窗戶紙,能看到他們的另一種身份。

  在宋代當百姓,生活還不錯

  此前,吳鉤出版過《宋:現代的拂曉時辰》(2015)、《風雅頌:看得見的大宋文明》(2018)、《知宋:寫給女兒的大宋歷史》(2019)等作品。普通觀眾和讀者對“宋”的喜愛,是從視覺可見處開始的:比如宋式的瓷器、傢具、服裝;比如宋人的“四大雅事”——點茶、焚香、挂畫、插花。

  吳鉤説:“宋式審美代表了中國歷史最高水準,與現在流行的極簡主義也有一些相似之處,所以即便過去了一千年,也不會覺得不合時宜,照樣能擊中我們的心靈。”

  愉悅了眼睛之後,宋代是否真的那麼美好?先不提待遇好的士大夫,來看看城市小市民的生活。吳鉤説,宋代城市下層居民,其收入在古代中國歷朝歷代中應該是最高的。

  有學者研究,宋代一個普通市民辛勞一天的收入大約是100文,而當時維持一個人一天的基本生活大約需要20文,也就是一個勞動力可以滿足一家五口的溫飽。同等階層的明人收入約為20文,扣除物價因素,宋人收入大概是明人的2-3倍;清人收入和明人相差不大,即便到“康乾盛世”,軍力強盛、領土空前,老百姓的生活水準並沒有明顯提升。

  除了百姓過得不錯,宋代還留下了諸多文化遺産。無論是多次被演繹的楊門女將、包青天等傳統IP,還是如今讓歷屆學生聞之色變的三蘇、歐陽修、柳永等組成的“天團”,他們共同的“老闆”都是宋仁宗。但直到電視劇《清平樂》的熱播,人們才開始重新認識這位特別能“忍”的仁宗。

  “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的宋仁宗

  “他是一個讓人很有安全感的皇帝,性格溫和,總能站在對方的立場去考慮問題,這對一個高高在上的皇帝來説,很不容易。”吳鉤説。舉個例子,有一次,宋仁宗吃飯時,碗裏的一顆小石子硌到了他的牙,換做普通人都可能要罵一句煮飯的人不當心,對有的皇帝來説更可能會發火問罪。但宋仁宗悄悄地把小石子吐了出來,還交代周圍跟他一起吃飯的嬪妃宮女,不可把此事説出去,免得做飯的人被追究責任。

  這樣的皇帝是不是聽上去很不錯,不愧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仁”為廟號的皇帝。然而,為何在後世諸多講述仁宗朝故事的小説戲曲等文藝作品中,他往往只是一個背景板?

  吳鉤解釋,原因大概有兩個方面:一是宋仁宗所處的時代相對比較和平,本人經歷比較簡單,一生沒有出過京城,也沒有六下江南的風流韻事,可供演繹的故事比較少;二是宋仁宗不像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那樣有雄才大略,所以也沒有什麼可加在他身上的英雄傳説。故事是他人的,宋仁宗什麼都沒有。

  但是,作為一個個人資質“庸常”的皇帝,宋仁宗的優點除了能“忍”,還很有“自知之明”。他深刻地知道,要團結最廣大的力量參與到朝廷決策中來,就要有充分的意見討論,要聽得進去批評。

  所以,宋仁宗可能也是中國歷史上對大臣最“好”的皇帝。大臣們經常當面就和宋仁宗吵起來,著名的包大人更是口水都噴到了他臉上;宋仁宗想任命夏竦為樞密使,王拱辰強烈反對,皇帝不聽要走,王拱辰拉著他的袖子不放,宋仁宗最後只得撤回任命。

  有一次,連續多日大雨,臺諫官們認為這是“陰盛之罰”——皇帝啊你身邊宮女太多,要裁減。仁宗回到後宮因此事悶悶不樂。這時,一位平日裏頗得寵愛的梳頭宮女見皇帝不開心,就小心打探,知道原委後,仗著寵愛賭氣説,那就從我開始裁吧!沒想到,宋仁宗真的把她放出了宮。後來,皇后不解,宋仁宗解釋,勸我拒諫的人,不適宜在身邊。

  “類似故事很多,宋仁宗能夠接受大臣的批評意見,不獨斷、不霸道,即便有時候聽不進去,但也能忍受。”吳鉤説,宋仁宗當然也煩,但他表達鬱悶的方式,不過是回到後宮發幾句牢騷——第二天接著和大臣battle。

  仁宗也許平庸,但絕對不糊塗。

  政治家都是文學家 還出現了“人才大爆炸”

  晏殊、歐陽修、范仲淹……很多人上一次密集看到這些人名,還是在學生時代的語文課本上。作為中國家喻戶曉的這幾位文學家,這次在電視劇《清平樂》中出場,主要身份卻是政治家。吳鉤説,其實,他們本來的第一身份是政治家,吟詩作賦只是副業。

  “宋朝所有的文學家,除了個別像柳永那樣不得志的,幾乎每一個都是著名的政治家。這是宋朝的特點。因為科舉作為朝廷選拔官員的制度,雖從隋唐開始,但那時的錄取名額相當有限,李白杜甫詩寫得再好,也只能當個小官;到了宋朝,科舉制全面鋪開,普通人家的子弟,不看出身,只要文章寫得好,過了科舉就能進入帝國的官員系統。”吳鉤説。

  加之宋仁宗對大臣寬容,也讓大臣兼文學家們有了創作的心情和靈感。明朝人評選的“唐宋八大家”,其中6位是北宋人(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全都在仁宗朝登上歷史舞臺。宋詞兩大流派的“執牛耳者”,婉約派的柳永、豪放派的蘇軾,也都是仁宗朝的人物。

  除了文學界,科學界也在宋仁宗時期出來了“人才大爆炸”。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活字印刷術、用來製作熱兵器的火藥配方、指南針,都首見於仁宗時期的著作。宋代最聰明的兩位科學家,發明瞭世界上最早的自動天文鐘“水運儀象臺”的蘇頌,天文地理物理化學“理綜全能型人才”沈括,也都成長于仁宗時代。

  一切性格都會帶來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在後世的文人士大夫眼中,宋仁宗的“嘉佑之治”是一個標桿,因其“垂拱而治”。宋人評價“仁宗皇帝百事不會,只會做官家”;蘇軾曾説,“仁宗皇帝在位十二年,搜攬天下豪傑,不可勝數”。但有趣的是,宋朝似乎沒有皇權專制,權相倒是一個接一個,王安石、蔡京、秦檜、賈似道……

  吳鉤説,寬厚仁慈讓宋仁宗聽得進去大臣的意見,創造了一個寬鬆的氛圍,但他沒有魄力為改變一個社會的政策弊端,做出激烈的變革。范仲淹的慶曆新政,終究沒成。宋仁宗之後,性格更強硬的宋神宗,就堅定地支援了王安石變法。

  柳永寫過一首《望海潮》,“參差十萬人家”,描述的正是仁宗朝的繁華景象。2020年恰好是宋仁宗誕辰1010年,在千年之後,還有文藝作品能讓大眾重新關注和思考一個皇帝和他的時代,也是歷史留給後人的禮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