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著名導演分享創作心得:創作始於內心“潛意識銀行”
中新網三亞12月7日電 (記者 王曉斌)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正在三亞舉行。伊朗著名導演阿斯哈·法哈蒂出席6日的“大師嘉年華”活動,分享其電影創作心得。
法哈蒂是伊朗電影導演、編劇、製作人。其執導的影片不止一次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戛納金棕櫚獎、柏林金熊獎等獎項,《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下稱“《一次別離》”)、《推銷員》獲得全世界影迷廣泛讚譽。
在當日活動中,法哈蒂提齣電影創作中的“潛意識銀行”概念。他將人的內心比作是不斷儲存經歷的銀行,每個人都把從小吸收到的資訊庫存在這裡。他認為電影創作之起點,就是從這座銀行裏“提款”。
“伊朗有一句俗語:發自內心的話語可以抵達聽者內心。”法哈蒂説,“我非常重視潛意識,也就是説,要用我的心來寫劇本。”
法哈蒂認為,人人都有“潛意識銀行”,但若想從中“提款”創作電影,則需更多技巧。為此他分享了一些自己“提款”的經驗。
法哈蒂説,他從小腦海裏就有這樣一個畫面:下午,一男人,著濕風衣,望海。他自問,這個男人是誰?為什麼渾身濕透?他落水了嗎?他為什麼不換衣服?
思前想後,法哈蒂找到了答案:這個男人的妻子掉進了水裏,他卻沒能救起她。但是這個故事裏,他的老婆才是主角。由此,有了讓法哈蒂在柏林國際電影節得到最佳導演的那部電影《關於伊麗》。
類似經歷也發生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一次別離》的創作中。法哈蒂自述,因為自己爺爺的經歷,他的腦海裏有一個畫面:一個男人帶著父親洗澡。法哈蒂問自己:為什麼這個男人獨自給父親洗澡?其他家庭成員呢?他離婚了嗎?
《一次別離》裏關於離婚、關於生病父親等結構,由這些“提款”出來的“潛意識”漸漸清晰。
法哈蒂認為,“潛意識”只是電影創作漫漫長路的出發點,在接下來的過程中,創作者需要以危機為石,投入靜如水面的現實。
“扔一個小石頭在水池,它激起的波浪上下起伏,波浪會反射出成百上千不一樣的圖景。那個石頭就是一個危機,放在現實裏面,然後現實會給我們反應,給我們展示不一樣的情況和面貌。”法哈蒂解釋説。
談及電影的創作主題,法哈蒂説,即便孩童的睡前故事,都有多重解讀。在電影中,觀眾會根據自己的性格和態度産生不同的主題關聯。因而法哈蒂建議電影創作者不要奔著單個主題悶頭拍片,應該擴大主題,留出多重解讀的空間。
至於觀眾的解讀問題,法哈蒂認為,創作者不必給出標準答案,應該把思考的過程留給觀眾,“如果由我去判斷,這完全是侮辱觀眾”。(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