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陳少峰:未來導向的文化産業商業模式創新

2018年12月19日 14:50:00來源:新華網

 

  12月17日,在2018峰火文創大會“文化産業新趨勢”首場論壇上,峰火文創大會的創辦人、北京大學文化産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從理念與商業模式創新的角度分享他對文化産業發展的思考。

  陳少峰從新舊媒體融合、文化地産、網路電影投資、平臺規模、文創産品等10個備受文投領域各方人士關注的熱點問題出發,精心進行梳理,並深度剖析文化産業升級換代時期存在的認知誤區。他還對文創電商的設計、未來企業模式的發展、IP孵化、跨界體驗中心的打造、傳統文化的産業化等領域進行了精彩的分享演講。

  在陳少峰看來,未來導向即是用未來的眼光來看待今天。面對當下文化産業的發展現狀,他梳理出了十種錯誤的觀念與做法:

  一、媒體融合。媒體融合的思路正確,但融合方式不到位。正確的方式是在融合過程中迭代,而不是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拼在一起。

  二、新媒體只能做廣告。新媒體最大的能耐不是做廣告,現在的BAT是以“廣告+遊戲”、“廣告+電商”為主,新媒體第一個階段做廣告,而不是只能做廣告,紅利剛剛進入第二階段——綜合賣場。

  三、觀光(與門票經濟)。發展旅遊業不等同於觀光,中國目前只停留在門票經濟上,要上升到體驗經濟。

  四、文化街、文化地産。現在有些所謂的文化地産是用地産掌控文化,很多地方做特色古鎮,最後做成了一個打著文化旗號的街。這是本末倒置,真正的文化地産一定是以文化為主的地産。

  五、倣古(含部分非遺)。沒有文化底蘊的倣古做不成,同時所謂有文化底蘊的地方也做不成文化産業,因為觀念過於保守。

  六、只有賣家的平臺。只有賣家沒有買家的平臺不行,跟消費者的觸達不到位。

  七、沒有規模的平臺。交易型平臺需要很大規模,相互之間互相競爭,很多平臺沒有達到規模,還面臨壓價競爭,所以沒有很好的效果。

  八、孤立的文創産品。要有産業鏈、規模,要把大家吸引過來,不要做孤立的文創産品。

  九、投資電影(網路電影)。不要投資孤立的的電影,要積累自己的版權和價值。

  十、千萬不能虧損。在陳少峰教授看來,虧錢反而是正確的選擇,要學會花錢,學會合理虧錢,賺錢和虧錢要找到一個平衡,今天跟過去是不一樣的,要講品質、講增長、講積累。

  面對問題,陳少峰提出了他的建議:

  第一,轉“平臺為王”的思路為“平臺+”為王。“平臺為王”只要把平臺做起來就有紅利。現在的平臺可分類為三種:第一種平臺是産業鏈的大平臺,如騰訊和阿裏。第二種平臺是中平臺,做的是專業,比如今日頭條、京東。第三種平臺是小平臺,比如微信公眾號。

  現在最重要的一個趨勢是,不管是大平臺、中平臺,還是小平臺,他們都渴望內容,因為平臺競爭越來越激烈,內容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陳少峰舉例道,目前,騰訊和阿裏都進入了收入增長瓶頸階段,他們都在進行升級換代,比如騰訊的“創造101”節目,通過跟偶像養成機構合作打造綜藝節目,讓團體選出的偶像做線下廣告代言和演出,其中一個經典的商業模式是讓大家推薦海選,推薦時跟騰訊的會員用戶結合在一起(普通人推薦時候只能投一票,會員可以投十票,高級會員可投三十票),一下吸引2千萬的會員,光這一項就收入了很多資金,這就是典型的“平臺+”。

  這種“平臺+”今後會越來越顯著,因為光靠平臺的廣告是不夠的,需要構成一個連結。比如“一條”視頻也屬於垂直化,每天推一條短視頻,大家看到工匠精神這麼充分就會不自覺想買,這就是新媒體電商,就是平臺+。陳少峰認為,商業模式從“平臺為王”變成“平臺+”為王,接下來會“+物聯網”,要“+大數據”,還會“+醫療健康”。

  第二,科技賦能。中國網際網路上最賺錢的公司都是高科技公司,業態是文化産業。原來最值錢的是IT産業,現在最值錢的是網際網路文化産業,網際網路文化産業有IT做支撐,它不僅依靠IT,還要依靠平臺,平臺是最重要的一種力量。此外,娛樂機器人也很重要,有無數種方式可以讓機器人跟文化産業融合,變成很昂貴的機器人。陪伴機器人也可以做成寵物機器人,人工智慧研究在不斷推進。

  第三,輕奢化的文創電商。電商可分四個類:第一類是普通的電商,第二類是網紅電商,第三類是新媒體電商,第四類是文創電商,類似于衍生品,先有內容,再有後續的電商,這是一個趨勢。再有一個趨勢是,需要的産品叫生活美學化和創意常態化,接下來的産品可能叫輕奢化的産品,能夠融入生活,它是消費品,但是也有一定附加價值,消費者覺得不太貴,附加價值又高的輕奢化是一個方向。

  第四,未來模式,企業整體價值最大化。企業的整體價值需要企業有知名度,需要企業重視人才,會做積累,要考慮未來、成長性,以及未來導向的業態。要提升企業整體價值,一定要有獨到的地方,要有參與競爭的創新或者頭部吸引力,或者是有平臺或者組合平臺。未來最好的模式,陳少峰認為是平臺+IP+文創電商,平臺變成全國市場,未來的模式,就是文旅的IP+輕資産+線上線下。

  第五,“一魚永吃”,擴建IP以及其持續性。從故事IP、形象IP、産品IP、企業IP入手,植入形象,植入産品,先做産品,再賦予他一個故事,最終做成一個系列,才是有驅動力的産業。

  第六,跨界體驗:城市文化體驗中心。先有城市故事再做體驗中心,這樣就可以有傳統文化,可以用系列微電影表達,然後在網際網路上進行傳播,線上下體驗,這就是新的城市文創綜合體。

  第七,古今合用。很多的傳統文化不能做産業,但能做産業的反而被忽視了。陳教授舉例:比如燈,燈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代表,古代的燈和燈櫃,組合在一起,便可以做成一個燈光秀+天天音樂節+啤酒節+……等。

  第八,活動經濟。活動是從觀光到體驗,包括把觀光的元素做成體驗,照片拍的越多,體驗性越是長,所以照相也是體驗。旅遊種類很多,比如研學旅遊體育旅遊,健康旅遊,會戰旅遊,夏令營旅遊,音樂界旅遊……陳少峰總結道,很多地方應該打造活動性的品牌讓大家參與。

  第九,化腐朽為神奇,改造傳統項目。改造傳統項目,提升傳統産業,專業化、持續化、精細化、系列化(IP與積累),改變店舖化(收入模式):企業集聚+網際網路,從産業園區到四創基地、新型城市文創綜合體,成為新的文化地標。現在的特色小鎮和項目,都需要改造,所以改造傳統的項目正好跟文化創意産業一樣,是最頂尖的項目之一,我們要做的是産業升級,包括傳統觀念做出的産品升級,包括商業模式的升級。

  第十,資本運作:模式複製與增值。這包括投資與並購方法的複製(大公司的獨立商業模式:並購)、創意秀的複製、微電影基地的複製、城市文化體驗中心的複製:輕資産與重資産分離、好項目必須能夠體現可複製模式的價值(成長性)、好業態+模式複製(微信公眾號複製)。

  最後,陳少峰提到,其實資本運作並不僅僅是投融資,投融資是必做的課題。業務和投融資正好匹配在一起,這可以從兩個角度入手:第一個是投資和並購可以成為大公司的方法,商業模式自己不做,只做投資和並購;另外一個,輕資産和重資産剝離的形式——輕資産變成運營方,項目複製。複製同類項目,上市、融資、提升估值,從而盈利。

  本次峰火文創大會(2018)由民建中央文化委員會主辦,北京峰火文化創意中心、浙江工商大學中國網際網路文化産業研究院承辦。大會將以“文化産業升級換代”為主題,大會期間的主題論壇和專題交流活動,既有學術前瞻與理論提升的高度,也有豐富的內容思考與實踐操作案例分享。本次大會將歷經3天(12月17-19日),共計6個論壇主題,包括文化産業新趨勢,文化産業跨界融合,內容創意與産業運作,新媒體與新文創,文化旅遊與文化金融,舞蹈産業與藝術教育。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5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