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廈門自貿片區臺灣輸大陸農産品食品量價齊升

2016年03月31日 17:48 來源:央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央廣網廈門3月31日消息(記者 郭婕妤 通訊員 劉文娟)“一年以來(2015年4月21日至2016年3月21日),據我們統計,首次從廈門口岸進境的臺灣預包裝食品就有2412種”,廈門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自2015年4月21日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掛牌以來,在自貿新政助力下,臺灣輸入區內的農産品、食品量價齊增,全線飄紅。

  廈門口岸是大陸對台貿易的主要口岸之一,尤其是臺灣水果進口量佔全國七成,臺灣食品、水産品進口量均佔全國三成以上。據統計,一年來,廈門口岸共進口臺灣農産品、食品7536批,1.86億美元,同比增長23.4%、38.8%,均創下歷史新高。

  據介紹,自4月21日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正式揭牌以來,廈門檢驗檢疫局充分發揮對臺的區位優勢,先行先試,為臺灣地區輸大陸農産品、食品打造“保障安全、快速通關”平臺:一是為進境臺灣自捕漁獲量身制定了《進口自捕魚獲水産品檢驗檢疫監督管理工作規程(試行)》:對臺灣漁船自捕漁獲給享大陸漁船同等待遇,報檢時可免附官方水産品衛生證書、原産地證明文件等,允許其先進境後再加貼標簽;對鮮活水産品實施“即驗即放”,將監管重心後移,以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為主,一旦後續發現産品有問題將快速跟進、及時處理。二是區內以“小三通”方式進口的臺灣水果實行“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快速驗放模式,全力服務台灣輸大陸水果貿易:對臺灣輸大陸水果實施24小時人等船,隨到隨檢的快速查驗措施;堅持對臺灣輸大陸水果實行優先查驗、優先送樣、優先檢測的快速驗放模式。三是正式實施《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進口臺灣食品“源頭管理、口岸驗放”管理規定》試點項目:對臺灣食品生産企業和進口收貨人的品質安全保障體系開展審核評估,符合要求企業生産的輸大陸食品進口時隨附相關的合格證明,定期提供第三方檢驗機構的檢測報告,其進口的食品在口岸實施快速驗放。

  據臺商溫仁得先生介紹,“對我們業者來説,廈門檢驗檢疫局的的一系列新模式新做法首先帶來了通關時間的節省,實現了臺灣水果、水産品朝發夕至,第二天即可新鮮上市,而食品只要十天就可以擺上貨櫃;其次帶了成本節約,一個貨櫃可以減少三四百元人民幣。”

  此外,廈門檢驗檢疫局還統籌協調大批量臺灣輸大陸産品的報檢、施檢、食品標簽製作、驗放等業務環節,建立貨物資訊跟蹤制度,實行檢驗檢疫人員專崗專責,開通“綠色通道”,推行7*24小時隨到隨檢服務、打造“寬進嚴管重罰”等檢驗監管新模式。

  這些針對臺灣輸大陸農産品、食品的自貿新政在為食品安全提供多重保障的前提下,也不斷鼓舞進口商的信心。檢驗檢疫人士表示,臺灣輸大陸農産品、食品量預期將持續看漲。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