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網訊 説起潮汕美食,幾乎所有人都會讚不絕口,同樣,潮汕特色農産品也同樣備受青睞。近日,位於潮南區井都鎮的潮南臺灣農民創業園的汕頭市長和農業有限公司生産基地迎來了甘薯收穫的季節。在現代農業的佈局下,長和農業有限公司搭載著鄉村振興和深汕深度協作的高速列車,強勢入駐深圳市場,進一步拓寬了兩地農業領域合作交流,讓兩地百姓的“菜籃子”更加豐富美味,提升百姓幸福感和獲得感,助力鄉村振興。
那麼,這家企業生産的甘薯為什麼能打入深圳市場乃至粵港澳大灣區呢?這源自於其好品種和品質的把控。
抓源頭育優質品種
在上南村種植基地,工人們戴著手套從沙土地慢慢地挖出一個個色澤鮮艷的“紅甘薯”,然後再把它們輕輕地放在籃子裏。“這個品種是來自普寧農科所培育的普薯32(俗稱西瓜紅),種苗經過脫毒處理,大大提升了甘薯的品質和抗病能力。”汕頭市長和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軒宏説,除了優良品種外,這裡清潔的水資源和軟沙地,以及控水控肥技術、自動灌溉、田地監控等現代化、精細化的生産管理手段,更是甘薯品質的根本保障。
控環節保品質安全
在包裝區域,工人們精心挑選的甘薯個個大小均勻,被放入製作精良的包裝箱,然後一件件搬上貨車,運往汕頭、深圳乃至香港等地。記者發現,只要一掃包裝箱上的二維碼,産品的名稱、産地、監測報告、生産加工實景、企業資質等相關資訊都一目了然。“我們通過隨機抽樣自檢和送檢,僅農藥殘留檢測指標就達200多項,確保每批次産品的品質安全。”林軒宏説。
高標準獲“綠色通行證”
“長和農業”種出來的甘薯皮薄肉紅個子小,口感好,加上品質有保障,備受市場青睞。在高標準高要求的生産條件下,2019年6月,該公司成為汕頭第一家獲得《供港澳蔬菜種植基地檢驗檢疫備案證書》的農業企業。同年8月,該公司又入選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首批認定生産基地名單,成為廣東省157個生産基地中唯一的潮汕代表。
這兩張“綠色通行證”拓寬了長和農業對外合作的渠道,吸引了優質企業拋來的“橄欖枝”。2020年1月,該公司通過與深圳市永佳農産品有限公司進行合作,把甘薯銷售到深圳各大超市。“公司基地在去年申請通過深圳圳品稱號,這是農産品進入深圳超市銷售的‘入場券’。”目前,公司每月供應永佳公司約4噸甘薯,每個重量50克至200克之間,銷售價格比一般的農貿市場要提高1倍以上,經濟效益良好。公司還通過香港浩宏國際企業有限公司把甘薯銷售到香港長沙灣市場。
“深汕深度協作對我們是一大利好,接下來將建設市級甘薯産業園,希望通過與深圳加強合作,引進高端的技術人才,以及配套相關扶持政策,把産業園建設得更好更富成效,打響汕頭甘薯品牌,開拓深圳市場。”林軒宏説,今年公司要重點加快建設甘薯市級現代産業園,通過加工廠進行高溫癒合技術處理,提高甘薯的口感和儲存時間,加大甘薯供應量,然後經永佳公司銷售到國外更多的超市,把小甘薯産業做大做強做優。(廣東汕頭潮南臺灣農民創業園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