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農風采

臺灣青年在漳浦幾年 趕超家族在臺灣的幾十年

2018年11月12日 來源:閩南日報

  北國已是秋風蕭瑟的季節,但閩南的漳浦正花艷果香,一片豐收的景象。時值農博會花博會緊鑼密鼓籌辦中,在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創業的臺胞蔡志陽取消廣東出差剩下的行程,提前趕回臺豐山生態農場忙碌。工作之餘,蔡志陽接受了筆者採訪。

蔡志陽在檢查黃金果生長情況

  蔡志陽從他祖父創辦臺灣的農場説起,講述了其一家三代從事農業的經歷,對其家族農場率先從南美洲及東南亞等地引種馴化推廣熱帶、亞熱帶水果花卉所取得的成就頗感自豪。他説,這种家族榮耀影響到他的人生選擇。他在大學是學土木建築的,但畢業後卻喜歡上了自家農場裏的奇花異果。起于好奇心、好動手、好學習的秉性使然,從瞎折騰到有創意再到有驚喜有結果,他真正地愛上了能夠在飽受風吹雨淋日曬勞作後而獲得豐收喜悅的園藝農業。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他來到大陸漳浦臺灣農民創業園參觀考察,被這裡的歷史淵源、人文背景、自然環境和政府對臺農業政策所吸引,開始了自己的創業夢。

  創建基地之初,蔡志陽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毅力闖蕩著,勤勤懇懇的結果也只能是苦苦支撐。當漳浦臺創園了解到這一情況後,工作人員主動聯繫他,幫他解讀政策、篩選適合的配套項目;鼓勵他大膽引進有推廣前景的新品種、好品種。在他儲備了一大批優良品種的基礎上,漳浦臺創園又主動對接優惠政策、爭取項目資金,為他在農博會、海交會、海峽農産品博覽會、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等一系列有重大影響力的展會上參展創造機會,並多次舉薦他作為嘉賓參加海峽論壇。通過這些活動,他獲得了不少的榮譽,也拓展了業務渠道。他邊説邊把筆者帶到挂果纍纍的果樹前,欣喜地説:“前幾年還不被大家認識的安第斯山脈黃金果、巴西樹葡萄、太平洋沙梨、巧克力布丁果等一大批異域水果,經過多年的馴化和改良,已經適應了漳州的氣候條件,可以大面積推廣了。”今年,他按計劃主打推廣“易栽培、易管理、不打藥、産量高、品質優”的太平洋沙梨。

  “一路走來,歷經風雨見彩虹,這得感謝政府給我搭建的平臺。”蔡志陽感慨道。目前,他已從世界各地引進130多個花木瓜果新品種落戶漳浦臺創園。經過馴化栽培和相應配套的服務,多個品種已經適地適時適量地推廣了。他的示範基地也從原來的5畝擴大到70多畝,業務範圍從漳浦擴展到多個省市,並正以“發展一代、準備一代、研發改良一代”這種創新經營理念快速發展。

  在漳浦臺創園,蔡志陽的才華和抱負得到了充分的施展。現在,他的妻子和父母有空也常來漳浦看他,幫他打理一些農活,讓他騰出更多的時間到外面授課、推廣、指導,以擴大業務量。“一個新型的農民,應該不光會種好地,會賣産品,還要會兜售技術和知識。”蔡志陽的話裏透出智慧。每當説到他引進的種苗,他總是神采奕奕,如數家珍般地介紹該植物的原生産地、生態習性、栽培要領、營養價值和用途等知識,從而把參觀者的興趣充分調動起來。

  “大陸的大市場、大陸的好政策尤其是新近各地出臺的惠臺政策,對我的事業大有幫助。”蔡志陽信心滿滿地透露了今後的發展目標,要在未來幾年內,在大陸以建立“引種園、示範園、推廣園”這種運作模式,趕超他家族用幾十年時間在臺灣才能取得的成績。他要以此向臺灣的年輕人證明,大陸是躊躇滿志的臺灣青年創業興業的樂土。(薛敏靈 蔡鈺婷 林志剛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