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巨作鳳梨飄香 錦繡田園
欽臺農企業 史慶章先生
一年過去了,記者一行再次來到位於欽南區久隆鎮的欽南臺灣農民創業園。汽車沿園區主幹道行駛,車窗外一片片鳳梨順坡地起伏蜿蜒至視線盡頭的遠方,檸檬、木瓜纍纍果實挂滿枝頭樹榦。暮春的日光下,一座座木屋在花木扶疏間風情獨具,旁邊水過雲天,蓮池渡鶴影,九品香蓮在一池碧水中靜靜綻放,或紫或粉或黃色,散發出濃郁的香氣,遠處以鳳梨為主的食品深加工廠已初具規模……,很難想像一年前這裡還是一片未經整理的“毛坯地”。“現場摘採、騎馬區、燒烤區還有現場的渾水摸魚區等項目遊戲外,還將有一些臺灣民俗表演,包括臺灣小吃,而配套的以義大利花園式風格為主的餐廳,及容納數百人的多功能會議廳都將在今年七月全面開放。”欽州市欽臺農業綜合觀光休閒有限公司董事長史慶章介紹説。
欽臺農業綜合觀光休閒有限公司是第一個落戶在欽南臺灣農民創業園的臺資企業,園區建設目前已經形成一定規模。一年的時間,種植區、養殖區、蔬菜水果的物流加工區……史慶章關於自己的田園牧歌構想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而今天,500畝的鳳梨碩果纍纍,每畝種植約3000到3600株,每株鳳梨産出約3斤至5.5斤,銷售到上海的市價每斤達5元。“農民最擔心的是回收問題,我們從免費提供種苗和技術輔導,還保價回收。”史慶章肯定地説,“目前,我的加工廠需求量是3000畝以上到5000畝,所以農戶不必擔心銷路問題,我們推廣出去到現在,農民都是非常支援種植(鳳梨),一畝地至少有7000元以上的純收入。”
以高産、高效、生態、優質、安全為思路,以科技為依託,市場為指導,企業為主體,項目為載體建設創業園,目的是要通過有計劃,有步驟地引進臺灣優質産品,引進先進管理技術和管理理念,引進高端人才和資金,打造農業轉型樣板,以加快欽州特色農業建設,為農民增産增收做貢獻。欽州市委臺灣工作辦公室副主任彭紹林介紹説。
史慶章告訴記者,從鳳梨育苗開始,到推廣到合作社,由農民個體種植,大概一畝地産一萬斤左右,現在合作社成員有180多戶。
穿過鳳梨地間套種的檸檬樹,史慶章一邊查看已經挂果的檸檬,一邊介紹關於不久後種植園農業産業的發展構思:“現在的農業與以前農業産出以市場銷售為主不同,我們現在種植則是以深加工為主體,比如鳳梨,可以用於製作鳳梨酥和鳳梨果醬,而果醬製作中的一些廢料可以用於加工製作香皂——鳳梨香皂,這是純天然的。其他的如檸檬、百香果、枇杷等種植的水果,包括價值含量相當高的九品香蓮,也將進行深加工。”
彭紹林説,為推進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從自治區到欽州市都給予很大的支援。當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向自治區政府請示有關推進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的政策措施,很快即將要出臺。這些措施出臺後,將會加快創業園建設推進步伐,從通水、通路、通電、環保基礎設施等方面全方位的給予支援,包括土地利用及其他農業的補貼。
史慶章和他的欽臺農農業綜合觀光休閒有限公司奏響的田園牧歌,僅僅是臺灣與欽州農業合作的一個代表。據了解,目前,進駐全市的臺灣農業企業超過十家,投資金額初步估算已超過1.8億元,涉及瓜果蔬菜特色花卉等多個方面。(記者 尹嫚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