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南寧現代農業成臺商投資熱點

2016年10月21日 15:47 來源:廣西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年以來,臺灣企業家頻頻到南寧市考察,尋找投資合作商機。10月中旬,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南寧與臺灣的現代農業合作發展勢頭迅猛,成為臺商投資的熱點。南寧與臺灣在農業合作上有何互補優勢?兩地農業合作現狀如何?如今面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今後將如何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兩岸現代農業合作的新亮點?對此,記者進行深入採訪。

  A 兩地合作成效喜人

  “南寧和臺灣的農業具有很強互補性,合作前景十分廣闊。”南寧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盧明漢説。

  南寧有著突出的産業優勢、巨大的市場優勢及開放的環境優勢;而臺灣則有健全的專業化農業服務體系,農業産業化水準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強,休閒觀光農業走在世界前列。加強南寧和臺灣兩地現代農業合作,有利於發揮各自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近年來,南寧和臺灣兩地現代農業合作步入了快車道,涉及種植業、食品加工、觀光休閒業等諸多領域。據統計,目前,南寧市有31家規模較大的涉臺農業企業,2012年至今實際利用臺資35.87億元,南寧和臺灣農業合作成效喜人:

  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規模化農業産業園(基地)。臺灣農企在南寧市大力發展種植業,現在全市已形成了5個臺灣優勢農産品規模種植産業園(基地)——青秀區長塘鎮定西村600畝牛蒡及子姜種植基地、江南區吳圩鎮七坡林場3000畝臺灣花卉産業園、良慶區大沙田500畝火龍果培育和種植基地、上林縣澄泰鄉100畝四季檸檬種苗培育基地、東盟經開區100畝阿里山櫻花園。如今,到這5個園區(基地)投資的臺灣農企逐漸增多,産業集群的雛形正在形成。西鄉塘區忠良村1000畝休閒農莊、青秀區長塘鎮400畝煙墩休閒農場等項目啟動;臺資南寧龍辰農業科技公司計劃在橫縣、馬山縣發展檸檬種植基地,並大力發展種苗培育、肥料研發、産品包裝、産品深加工等相關産業鏈。

  帶動並延伸了南寧本地食(農産)品加工産業鏈。臺灣統一、頂津等一批食品加工企業落戶南寧,帶動和延伸了南寧本地的食品加工産業鏈。如南寧統一企業總投資3.6億元,2015年産值達到5.33億元,年利稅總額3796萬元。這些臺資食品龍頭企業在自身發展壯大的同時,也帶動了上游産業的發展。作為統一、頂津食品企業的供貨商,廣西隆泰、橫縣桔揚兩家臺資企業,除為下游企業提供委託加工飲料用茶外,還大力發展花茶和有機茶,2015年營業收入均超1.6億元,産品遠銷美國、日本、歐盟等國家和地區。

  高層推動成效顯著。南寧市青秀區、西鄉塘區、良慶區、五象新區和橫縣、上林縣、隆安縣等多個縣區組團赴臺灣,與臺灣農業企業達成了系列合作意向。如隆安縣金穗香蕉産業(核心)示範區將引進臺灣雲林縣漢光果菜生産合作社的理念和經營模式,並建立起經常性的定期互訪機制。橫縣茶業商會與臺灣區制茶工業同業公會簽署《海峽兩岸茉莉花茶、烏龍茶産業領域産銷合作協議書》,建立起互信與默契的商業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每年通過信函方式確定次年交流項目,推動雙方在産品市場拓展與推廣、技術創新、智慧財産權保護、産品安全等方面交流合作。

  B 面臨問題亟待解決

  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南寧和臺灣現代農業合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合作的層次還不夠高。兩地農業合作雖有部分知名企業的參與,但臺商投資仍以零散民間投資居多,抱團發展的少,相配套的上下游産業並沒有尾隨而來,缺乏做大産業鏈的能力,未能很好地發揮産業集群效益;兩地農業合作更多的是産業合作,而較高層次的如農業高新技術的合作研發、共同經營等方面的合作較少。

  合作領域有待進一步拓展。臺商在南寧市的農業投資多以種植業居多,農産品深加工不足。農業合作的其他領域特別是休閒觀光農業,農産品的整體策劃包裝、運輸、銷售等方面的農業企業數量較少,規模不大。兩地在聯合開拓農産品國際國內市場、聯手進行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體系建設等方面合作還不夠廣泛。

  農業科技人才交流渠道不暢。由於臺灣許多限制技術、人才交流的政策至今還未取消,邕臺農業科技人員交流往來多為單向,臺灣方面來的多,南寧赴臺的人少,共同開發研究還存在諸多不便。

  C 多管齊下深化合作

  如何進一步深化南寧和臺灣兩地現代農業合作,共同打造兩岸農業合作的新亮點?在採訪中,有關專家建議,應進一步創新和推動“一園三合作”。

  建立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南寧市應結合大力推進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建設的實際,力爭設立國家級南寧和臺灣農民創業園。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可以考慮落戶在青秀區的“中國-東盟(南寧)現代農業園”內。該園規劃有3000畝的臺灣農民創業園和500畝的高新品種示範基地,目前已有泰盟農業開發公司等6家臺灣農業企業進駐。通過創建國家級的臺灣農民創業園,吸引有實力的臺灣農業企業及相配套的上下游産業到園區發展,形成産業集群效益,推動南寧農業産業轉型升級。

  大力推進生態農業、觀光休閒旅遊創意農業合作,拓展兩地農業合作的規模和品質。南寧休閒農業要積極引進臺灣先進的休閒生態農業設計管理理念,充分發揮既有的南寧吳圩鎮七坡農場臺灣花卉園、西鄉塘區忠良村休閒農莊、青秀區長塘鎮煙墩休閒農場、東盟經開區阿里山櫻花園等項目的輻射帶動作用,培育一批民俗觀光園、休閒農場、森林公園、民宿農莊等,打造特色鮮明、風格各異的臺灣觀光休閒精品農場。

  重視優質人力資源引進和農業科技創新合作,搶佔傳統農業向現代高科技農業跨越式發展的制高點。兩地農業合作要重視與臺灣農民合作組織的交流,並積極引進臺灣優質人力資源,使高素質的臺灣農民成為南寧市農業發展、新農村建設和“脫貧致富”的一支重要力量。

  加強農業經貿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如共同推動農業項目投資,並通過共同舉辦展銷會、博覽會、推介會等多種形式的農産品貿易促進活動,為擴大農産品貿易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及便利條件。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