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理塘海拔4000米高原豌豆尖“飛”上臺灣餐桌

2016年08月16日 14:25 來源:四川線上 字號:       轉發 列印

  四川線上消息(葉強平 記者 徐登林)8月15日,在海拔4000多米的甘孜州理塘縣世界高城天然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産車間,20多名工人正忙著擇豌豆尖,按標準進行包裝。第二天一早,這批豌豆尖將通過稻城亞丁機場空運至臺灣等地。

  作為2013年從樂山市引進理塘縣的高原農業科技項目,理塘縣世界高城天然食品有限公司定位在現代農業科技示範觀光園,打造理塘縣生態農業高效生産與科技示範窗口、産業扶貧示範基地。

  2016年,始終堅持走高端市場的理塘縣世界高城天然食品有限公司,充分發揮企業在資金、技術、資訊和人才方面的優勢,助力理塘精準脫貧。利用高原日照長、土地無污染的優勢,聖地農莊以“飛機+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今年在基地種植1000余畝高原無公害有機豌豆苗的基礎上,在藏壩鄉甲空村推廣豌豆苗種植20畝,協助拉波鄉協宗村建立臺灣豌豆種繁育基地30畝,輻射帶動周邊貧困農戶採用先進整合技術生産優質高效農産品。同時,理塘縣引進理塘康藏陽光農牧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投資200多萬元建立果蔬冷鏈庫。

  據理塘縣世界高城天然食品有限公司負責生産的燕賢能介紹,碗豆苗7月25日開始上市,10天一個採摘週期,由於是試種面積推廣不多,每天處理1500斤左右,經凍庫預冷後運往臺灣等地,因沒打農藥,完全是無公害種植,到臺灣的餐桌要值40元/斤。公司總經理周宴平算了一下賬,目前已有20噸豌豆尖“飛”上了臺灣、香港、北京、成都的餐桌。三個月下來,公司將實現收益500多萬元,為兩個貧困村增收30多萬元,當地11戶貧困戶全家進農場務工年收入將達4萬元。

  理塘縣農牧和科技局局長翁登説:“理塘縣世界高城天然食品有限公司通過‘公司+農戶’的模式,引導貧困戶參與到綠色蔬菜種植上來,探索農業産業扶貧發展新路子很成功,理塘縣將在更大範圍推廣這種模式。”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