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六旬臺胞來嵐創業 希望把平潭特産引進臺灣

2016年06月08日 13:58 來源:平潭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5.png

  林春款正在向客人介紹店內産品

  平潭網6月8日訊 “在平潭生活久了,覺得這裡跟在臺灣沒什麼兩樣。”在與臺商林春款的聊天之中,他提到的頻率最高的一句話便是“兩岸一家親”,對於這個年屆六旬的臺胞而言,而在平潭的兩年創業生活經歷讓他對這句話有了更深的領悟。

  老當益壯 年至六旬來嵐創業

  黑白相間的頭髮,一身幹練的著裝,一口濃濃的臺灣口音,初見林春款,給人的印象就是十分文雅,但當你得知年過六旬的他不甘清閒的退休生活,毅然選擇來嵐創業時,便會驚覺這位儒雅的老人身上,透著一股堅毅的精神。

  “在臺灣,很多人不甘退休後的清閒生活,都選擇繼續拼事業,在我們這個年紀出來創業反而沒太多壓力,不僅可以讓大腦持續運轉,還能讓人的心態保持年輕,對身體各方面都好。”林春款説。

  林春款是平潭綜合實驗區春岑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公司引進臺灣農業先進管理技術品種,主營批發兼零售各類商品,“2014年來嵐創業至今,隨著市場的成熟和經營方式的多樣化,目前,公司業務已經逐漸進入軌道。”

  “雖然平潭現處於發展的起步階段,但是對臺政策優勢明顯,加上兩岸的進一步交流往來,來平潭的人會越來越多,市場會越來越火熱,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好。”林春款表示,自己來嵐創業,就是衝著對平潭發展前景的信心。

  注重分享 致力推廣兩岸特色産品

  林春款第一次來嵐,可以追溯到2011年。那時候“海峽號”剛開通不久,臺灣來平潭相當便捷,加上此前從媒體報道以及朋友口中獲知的平潭對臺優惠政策,林春款便萌生了到平潭走走看看的想法。

  “作為兩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試的示範區,在平潭有很多的發展機會,對於平潭,我也關注了很長時間。2011年,我第一次來到平潭,尋找發展機會。”林春款説,此後的兩年間他又陸續來了幾次平潭,終於在2014年決定“紮下根來”。

  2015年6月,位於澳前臺灣小鎮的臺南館開業了,林春款是臺南館的負責人。走進臺南館,可以看到琳瑯滿目的臺南特産,每當有客人前來詢問時,林春款總是熱情地介紹店內的産品,能把臺灣的産品,帶進平潭,共同分享,對他而言,是極大的樂趣與滿足。林春款説,除了對外推廣之外,他還想將平潭的特産也引進臺灣。

  “平潭和臺灣一些地區緯度不同,生長出來的蔬菜水果也各有特點。等政策進一步開放、條件更加成熟後,我希望有機會可以將平潭的當季優質農産品引到臺灣,打開市場,讓臺灣人民也能嘗嘗平潭的果蔬。”林春款説。

  像家一樣 這裡有濃濃人情味

  林春款表示,在嵐生活的兩年時間裏,除了事業上的發展,平潭本地的人情味也很吸引他,在平潭經常覺得自己好像在臺灣一樣,沒有身在異鄉的感覺。

  每天傍晚五點半左右,林春款下班回到位於康得小區附近的家中,總喜歡約上三五好友前來泡茶、品茶。

  “時來運轉、天長地久、八珍炒糕,這些我都經常吃,也吃得很習慣。”説起平潭的美食,林春款如數家珍。

  除了生活上的舒適感,政府部門辦事的良好態度也讓林春款覺得倍感溫暖。“臺胞來嵐創業,有很多規定是與臺灣不同的。去部門辦事時,政府部門專門給臺胞開闢綠色通道,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工作人員總是很熱情地解釋,有時候證件辦好了還會親自送到府,真的很週到。”林春款説。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