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臺創園要建成兩岸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區(圖)

2016年06月08日 09:36 來源:昆明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園區內企業已經開始發展農業生態休閒觀光業態。

   園區內企業已經開始發展農業生態休閒觀光業態。

  作為國臺辦批准設立,雲南唯一的臺創園,今年以來,雲南昆明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簡稱臺創園)搶抓昆明市委“加快農業産業園建設,推動臺灣農民創業園等重點園區發展壯大”的機遇,制定出了雲南昆明石林臺灣農民創業園“十三五”發展規劃。

  “十三五”期間,臺創園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園區科技驅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將園區建設成為綜合效益高的科技先導型兩岸農業科技合作試驗區、休閒觀光農業示範區,成為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的明珠,致力發展高原特色休閒觀光農業。

  築巢:“十三五”投資3.4億實施10大工程

  日前,記者到臺創園便被這一片秀美的田園風光吸引。平整的道路四週到處有景可看,漫山遍野的桃子、藍莓、梨樹加上各色玫瑰、紫色的薰衣草,為這片喀斯特地貌又添了一份農耕詩意。

  “十二五”期間,臺創園利用政府財政資金、企業自籌資金等各種資金啟動水、電、路、綠化、通信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5.4億元,完成團結水庫擴建工程,土地整理1.6萬畝,中低産田改造2.3萬畝,新建園區道路57.94公里、電力線路15.8公里、通信設施14.5公里、園區供水設施泵站5座、水池27座、生産生活供水管道143公里、渠道10.2公里,建設鋼架大棚150畝,新增綠化面積3906畝,推廣噴滴灌面積2870畝,營造出一個投資創業、旅遊觀光的新亮點,為“以園聚産、以産興園”奠定堅實基礎。

  2015年,臺創園引進內資3.94億元,外資300萬美元,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入3231萬元。

  同時,運用昆明市和石林縣扶持政策,大力實施農業綜合開發、中低産田改造、旱澇保收高標準農業建設、標準化設施農業發展等各類項目,完善農田機耕、排灌、生態等基礎設施,促進臺創園新農村建設。按照“村村通工程”村級公路以上標準,努力建設好通往臺創園主導産業規模生産、保鮮、加工基地的公路。爭取電力設施列入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水源和管網設施列入各級重點水利項目予以支援建設。

  “十三五”期,臺創園主要實施10項重點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總投資34685萬元。項目包括污水收集系統及管網工程、臺創園園區給水工程、臺創園電網工程、臺創園垃圾轉運站及收集設施建設工程、臺創園旅遊標識系統設計及安裝工程等。

   引鳳:今年確保新增入園項目超4個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臺創園還通過參加雲臺會、南博會、農博會、廈洽會等招商宣傳,做好招商工作,吸引大項目落地。計劃今年引進內資3.5億元、外資150萬美元,新增入園項目4個以上,入園遊客50萬人次以上。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園區入駐項目有46個,其中臺資企業8家、億元以上項目9個,開工項目14個、投産項目9個,協議投資額62億元。重點在藥材、花卉、水果、烤煙、蔬菜、苗木等品種上扶持開發農業品牌,為“十三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三五”期間,臺創園將開展重點招商引資項目22項。到2020年,瞄準建設成為全省一流的現代農業科研中心,國內先進的生態農業産品基地、休閒旅遊觀光基地。實現農業增加值15億元以上,農業固定資産投資60億元以上,規劃區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達2萬元,農業旅遊綜合收入10億元以上。

  同時,圍繞建設農業科技園區的目標,緊盯國內外知名具有科技實力農業龍頭企業招商引資,重點加強對科技孵化園、創業服務中心、物流交易、商業服務、食品加工、科研培訓等農業科技重點領域招商。採取注資、控股、參股、收購、兼併等方式,實現産權換資金,以存量換增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業,加大融資渠道拓展力度。預計到2020年,園區引進開工企業要達到10戶,總投資超過30億元,力爭使園區內的規模以上企業的數量突破60戶。

  目標:力爭2020年旅遊收入破2億

  臺創園除了基礎設施建設和招商引資兩個方面的努力,在創新驅動、科技興園方面也不斷有新的突破。臺創園不斷深化與雲南大學、雲南農業大學、雲南農科院等校園校企合作,發揮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發優質示範産品。

  記者了解到,自2008年園區成立以來,臺創園通過大力發展“蔬菜、花卉、畜牧、生物資源”等深加工特色産業,延長農業産業鏈,推動産業品牌化發展,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培育壯大農業龍頭企業,促進了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其中,錦苑鮮切花、萬家歡生態農業觀光旅遊、聖火藥業三七科技化種植等一批品牌産品聲名鵲起,品牌優勢日趨凸顯。

  同時,依託石林旅遊資源、交通區位、氣候資源、文化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發展特色種植、特色養殖、農特産品精深加工、農業高新技術研發、生態休閒和旅遊觀光産業,積極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圍繞崑曲高原特色農業經濟帶建設,按照一園多點的模式加快推進臺創園的開發建設,提高土地流轉率和産業化水準,打造成集生態休閒旅遊、科技、高效為一體的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特色種植業和特色養殖業,引進國內外名特優品種和培育地方名特優品種,建設工廠化育苗中心和良種繁育基地,帶動區域種植業的規模化發展,延伸農業産業鏈。

  “石林旅遊基礎好,這是得天獨厚的條件,臺創園要發展高原特色休閒觀光農業就是合理利用這一點。”臺創園相關負責人介紹,臺創園特色農業發展快,具備發展休閒觀光農業的優勢條件,大力發展生態休閒觀光農業,促進農旅結合,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展體驗式休閒觀光農業旅遊是實現“以旅助農”、滿足城市居民多元化休閒活動需求、拓展農業功能、增加農業收入的有效途徑,也是提升城鄉人民生活品質的有效方式。

  此外,“十三五”期間,臺創園在要把旅遊開發與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結合起來,大力發展創意、觀光、休閒和體驗農業,加快開發生態農業旅遊、森林生態旅遊等特色農業旅遊産品。選擇一批有一定影響力、能夠帶動産業發展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在保護的前提下開發建設文化遺産旅遊特色村。到2020年,力爭接待遊客突破地100萬人次,旅遊直接收入突破2億元,旅遊綜合收入突破10億元,旅遊文化産業從業人員佔規劃區總就業人數5%以上。

  記者王紹芬報道來源昆明日報)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