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4月1日報道
臺媒稱,早年臺灣學生赴大陸求學不外乎家長是臺商,或是想學中國經驗,近年來又多一誘因:創業。在以創業帶就業的大政策下,大陸重點大學皆有創業平臺,幫學生與風險投資媒合。“來北大,去美國”的口號已變成:“來北大,去創業”。
臺灣《中國時報》網站4月1日報道,北京大學城市規畫碩士班二年級學生郭翰,來自臺灣。上學期在一門“模擬創業”課程中,憑藉臺灣小吃“炸雞排、炸飯糰”的點子拿到全班第一,且獲得天使基金投資人青睞,可望取得創業資金100萬元人民幣,最快8月就可以自己開業當老闆,一圓創業夢想。
才25歲的郭翰説,如果在臺灣,除了跟銀行借錢,別無他途,“問題我只是學生,那家銀行敢借我錢?”像郭翰這種在學創業例子比比皆是,不一定要新創科技,只要有好點子與創意,學校幫你想辦法。
北京大學旁的中關村創業大街,就是大陸大學生創業最大的孵育基地。在這裡,有常駐的風險投資基金代表在各類創客空間中穿梭,與大學生交換意見。郭翰説,他提出點子後,課程老師就帶他到中關村引介風險投資基金,他作簡報,沒想到就與天使基金一拍即合,“作夢都想不到創業這麼簡單!”
再以北京清華大學為例,校園內就設有X-Lab創業教育和溝通平臺,創投機構來到校園利用此平臺與學生溝通,每週有10個新專案或産品進行展示。學生的點子先由學校專業團隊篩選,通過後就可進入X-Lab實踐他們的構想,目前已有大約400個創業團隊在X-Lab完成産品開發,其中300多家拿到了天使投資。
除了自己一手包辦的新創企業,想依附在阿里巴巴、騰訊等大陸主要電商,也有另一套創業輔導機制。如湖北武漢市政府,就與大陸著名物流企業卓爾控股合作,後者出資金,政府出場地成立漢口北電商城,凡是在武漢的大學生都可申請,均可獲兩免一補政策扶持,即免費宿舍、零租金辦公室和每月最低1000元創業補貼。
2014年9月加入漢口北電商創業基地的小文,在阿里巴巴旗下天貓經營手工男鞋店港登堡,半年多實現月營業額20萬~30萬元人民幣。自校園內到校園外,大陸政府與大學都建立一套可行的機制。
北京中關村內,每天都有創業大學生,向資金代理人展示夢想。(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延伸閱讀臺灣80後年輕人願到大陸闖天下:市場大創業氛圍好
中新網3月29日電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隨著大陸經濟起飛,近年來把事業重心往大陸轉移的臺灣80後年輕人有增多的趨勢,臺灣年輕人到上海創業打天下成了一股風潮;有人選擇從家族事業出發,但也有人自行向外發展,不論那種模式,這些年紀30左右的“臺灣郎”的共同感受就是這裡的市場真大,但挑戰也很大。
上海百家班活蝦餐廳總經理郭哲宏從2008年就到上海工作,原本打算自力更生在化粧品公司當業務,不料碰上全球金融海嘯,只能回家族企業在上海的食品加工廠從頭做起。
今年才33歲的郭哲宏,已有多年的上海工作經驗,不管是在其他企業打工,還是回到自己家族事業中,他認為,臺灣年輕人的企圖心、表達能力,甚至連國際觀與外語能力,普遍都不如大陸年輕人。
郭哲宏自己在臺灣學的是食品專業,目前已把妻小都接過來的他指出,他自己的年輕臺灣朋友,現在來大陸工作者越來越多,甚至有人只要月薪3萬(新台幣,下同)也願意來;大家圖的是個有願景的機會。
但他認為,臺灣年輕人在大陸職場也並非沒有競爭力;臺灣人靈活,邏輯性強,只要夠努力,再加上要“接地氣”,應該可以在大陸闖出一片天。
另一位自行在上海創業的“媒文化”文創公司董事長蘇慎農,在臺灣時,大學念的是臺北大學法律系,但研究所卻讀的是天主教輔仁大學的織品研究所;主修行銷的這位30歲臺灣年輕人,要比一般臺灣年輕上班族幸運一點,他在離開臺灣前領的是月薪5、6萬,而不是微薄的2到3萬元。
在臺灣的達比思廣告公司工作時的蘇慎農認為,臺灣過的是小確幸的生活,但他的父親,上海交大教授蘇建誠就建議他,趁年輕到大陸闖天下。在大陸EMBA學界頗有知名度的蘇建誠認為,大陸行銷領域才剛起步,臺灣年輕人應該有空間。
蘇慎農來上海快2年後也感覺,行銷領域中,客戶的規模是兩岸最大的差別,大陸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都想冒出頭,預算的編列,絕非臺灣相對成熟的市場可比擬。
蘇慎農認為,大陸不僅是市場大,而且創業的氛圍特別好,許多年輕人活力夠且積極,相對臺灣年輕人抱怨太多,做的太少。
(2015-03-29 10:20:23)
延伸閱讀臺灣傑出農民到河南修武考察臺灣農民創業園
台灣網3月24日修武訊 日前,“臺灣傑出農民大陸行”考察團到河南修武臺灣農民創業園考察。焦作市、修武縣領導郭鵬、王玉柱、張紅兵、王瑩、陶江山、馬小六 、郭曉東等陪同考察。
在其間舉行的座談會上,焦作市委常委、修武縣委書記郭鵬對考察團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希望考察團為臺創園的今後發展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並殷切希望借助臺創園這個平臺,能夠進一步加強交流和合作,讓更多的臺灣農業、臺資企業走進修武、到臺創園投資興業。隨後,與會人員就修武現代農業發展和修武臺創園發展建設進行了深入交流。
會後,考察團一行實地考察了臺創園內的無為供港蔬菜基地、海峽兩岸科技合作中心、雲臺山醫藥科技産業園、修武縣美麗大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修武縣萊駿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丹參星柳種植基地、海棠種植觀光園等入駐企業。(台灣網、焦作市臺辦聯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