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各級黨委政府和農業部門高度重視粵臺農業合作,勇於先行先試,以粵臺農業合作園區為載體,抓交流,促合作,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及時制訂出臺優惠政策,採取有效措施,通過落實重點項目扶持資金,有效地推動了粵臺農業交流合作不斷邁上新臺階,取得了明顯成效,引起了兩岸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普遍讚譽。
“十一五”期間,農業部、國臺辦和商務部相繼批准廣東設立了佛山、湛江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珠海金灣、汕頭潮南、梅州梅縣臺灣農民創業園5個國家級粵臺農業合作園區,廣東省政府先後批准設立了韶關、江門粵臺農業合作試驗區2個省級粵臺農業合作園區。粵臺農業合作園區涵蓋珠江三角洲和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形成了各具特色、相得益彰、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粵臺農業合作區域分佈新格局。目前,粵臺農業合作園區正以其優越的區位條件,良好的基礎設施,突出的産業特色,發揮著良好的示範、輻射、帶動作用,成為臺資進入廣東投資農業的首選地。據統計,7個粵臺農業合作園區現有臺資農業企業644家,累計投資金額14.9億美元。臺資農業企業的輻射功能已初步顯現,特色農業示範基地初具規模,對全省現代農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輻射帶動作用。
國家有關部門和廣東省出臺了一系列促進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的扶持政策措施,給粵臺農業合作注入了強大動力。國務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把佛山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珠海金灣臺灣農民創業園列入重點建設項目;廣東省政府和農業部簽署的《省部共建珠江三角洲地區農業現代化示範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佛山試驗區和珠海臺創園列為六大重點工程之一。為幫助臺資企業應對金融危機,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了《廣東省支援港澳臺資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加快轉型升級若干政策措施》。2010年,省政府出臺了《廣東省進一步支援臺資企業發展若干措施》。2013年,省政府出臺了《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深化粵臺經貿合作和支援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的意見》。同時,各有關市也相繼出臺了扶持粵臺農業合作的政策措施。2007-2012年度,省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專項資金已給7個粵臺農業合作園區共計金額5450萬元扶持園區項目建設。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的出臺實施,為粵臺農業合作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援。
近年來,廣東對臺農業交流積極活躍,農業經貿交流合作逐步常態化。廣東先後組織參加了海峽兩岸食品展覽會、兩岸鄉村座談、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臺灣 廣東周、九屆粵臺經濟技術貿易交流會、第二屆廣東海峽兩岸花卉、盆景、農特産品成果精品特展集臺灣小吃品嘗會、廣東珠海金灣臺灣農民創業園項目推介會、粵臺優鮮農業論壇等各種粵臺農業交流活動,並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農機、種苗、畜牧、科教等農業系統人員分期分批赴臺考察培訓。同時,還邀請臺灣企業參加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等,粵臺農業交流十分活躍。2010年8月,廣東省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與臺灣省農會簽署了《加強農業交流合作框架協議》。
廣東大力加強與臺灣的産業合作,通過引進臺灣農作物優良品種、先進管理經驗和市場行銷理念,輻射帶動了全省現代農業發展。廣東省農業廳每年舉辦種子交易會、組織參加海峽兩岸農業展會等活動,加強與臺灣農業企業産業對接,在種子種苗、農副産品加工、農業科技交流等方面與臺灣深度合作,推廣農作物良種良法,引進臺灣農業高新科技,帶動全省農業品種優化和結構調整,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發展。
在兩岸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形勢下,粵臺農業的互補性更加凸顯,粵臺農業合作前景十分廣闊。為適應兩岸關係發展新形勢需要,廣東將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拓展合作新領域,豐富合作新內涵,構建合作新格局,推動粵臺農業交流合作邁上新水準。(資訊來源:廣東省農業廳)
[責任編輯: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