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農民交流平臺,共築農業發展橋梁。7月20日至26日,由山東省農業廳組織的山東省第一期職業農民培育管理培訓班赴臺交流培訓。山東省農業廳副廳長王登啟率隊赴臺參加這次培訓活動,各市農業局(農委)有關負責人,有關市財政局、部分縣(市、區)農業部門、省農業廳有關處室同志共40余人參加此次培訓。
在臺6天時間內,在臺北農經會的精心安排下,培訓班先後到耕心田農場、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臺一生態休閒農場、赤崁農場、高雄永嶺杉林有機農業園區、大統易茶場、高雄三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華寶科技公司、中興谷堡、彰化田尾公路花卉村、魚菜共生農場等11家農場、學校、企業進行培訓學習。
在耕心田農場,就如何防治蟲害及産銷、休耕灌溉等問題進行了交流;在中興大學農資學院,聽取了有關有機農業與科技農業的簡報;在臺一生態休閒農場和赤崁農場,聽取了臺一的企業理念,參觀了種苗場;在高雄永嶺杉林有機農業園區,考察了農村再造示範園區;在大統易茶場了解了臺灣的制茶歷史;在高雄三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了解了企業將最新科學技術應用於農業的成果;在華寶科技公司,考察了天然植物成分萃取技術的應用與發展;在中興谷堡、彰化田尾公路花卉村、魚菜共生農場學習了臺灣的農業創意。
通過課堂教學、現場學習、實地考察等,學習交流了兩岸在家庭農場與合作社組織經營管理、農産品品質安全體系、品牌建設與市場行銷、休閒農業等方面的有效經驗。臺灣相關機構也對培訓班學員用心學習的態度給予了高度讚揚。
通過交流培訓和實地觀摩,培訓班學員取得了積極成效。了解了臺灣農業發展的現狀和水準,學習了臺灣農業生産技術、管理方式和發展理念,進一步加強了魯臺兩地農民和農業交流與合作,為加快山東省現代農業發展步伐,促進農民增收,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對培訓效果,有學員提到臺灣農業“休閒有機于一體,教學實踐緊相連,工商資本下鄉去,一二三産齊發展。成功不忘辦慈善,前景廣闊永無邊,七日之行情意深,回頭共謀發展篇”,還有學員指出臺灣“人精明,田精耕,物精緻,管精細”,“精緻、秩序、創意,可學習借鑒”。培訓班學員一致認為通過這次培訓開闊了思路,加強了交流。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