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臺灣專家為北京百餘農民授課 為新農村建設注入力量

2013年08月22日 08:3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京臺農業技術培訓現場。(台灣網 孟雅詩 攝)

  台灣網8月21日北京消息 作為“2013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活動之一的“京臺農業技術培訓”,今天在北京舉行,來自北京10個區縣的100多名農民學員以及臺灣農訓協會的嘉賓,就食用菌的栽培技術、行銷策略、産業應用、生態發展等多個角度進行全方位的輔導和培訓。

  海峽兩岸創意生態農業研究推廣中心執行長黃一峰表示,從2004年至今,到大陸已經十個年頭,這十年來,大陸的農業轉型非常快,在這個既龐大又複雜的市場中,臺商要找好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的優勢。

  臺灣接觸外邊的環境比較早,吸收多元文化的能力比較強,所以黃一峰建議在場的大陸學員,去臺灣除了考察技術,更重要的是考察如何將産業市場化、産值化,把它變成生活化的産品,利用一些創意的概念去提高它的附加值。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食用菌室主任張麗紅表示,從2010年開始,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陸續派出了五支農民骨幹隊伍赴臺學習,反饋的效果非常好。她説,臺灣的農業非常精細,産業鏈做的很長,並且農民的自我生産和自我發展能力也比大陸好,這是值得大陸學習的地方。

  據悉,“京臺農業技術培訓”是“京臺青年科學家論壇”2012年打造的品牌項目,主要依託臺灣休閒農業方面的資源優勢,介紹臺灣農村“三生”(即生産、生活、生態),“三力”(即創力、活力、魅力)的新理念,為北京的新農村建設注入新生力量。(台灣網記者 孟雅詩)

  海峽兩岸創意生態農業研究推廣中心執行長黃一峰在培訓現場講述自己的經歷。(台灣網 孟雅詩 攝)

  授課開始前嘉賓分享各自經驗。(台灣網 孟雅詩 攝)

[責任編輯:王君飛]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