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海峽兩岸現代農業博覽會暨第十二屆海峽兩岸花卉博覽會是兩岸簽署ECFA之後,閩臺之間舉行的又一場大型農業展會。除了免稅這些數得出的利好之外,ECFA的簽訂與實施,更為兩岸農業在技術、深加工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打下基礎。本屆展會上,臺灣首屈一指的農學院中興大學、開發了百餘種鹽類生機産品的臺鹽公司以及臺灣農業機械等,都是首次參展。ECFA簽訂之後,兩岸農業深層次合作的最新動向在本屆展會上可見一斑。
臺最大生技企業首次參展
由於ECFA早收清單尚未將農副産品納入,目前仍需繳納平均25%的關稅。因此,農業深加工技術的交流合作,將是兩岸農業合作未來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向。
臺灣最大的生技企業之一台鹽公司首次現身農博會。除了深耕鹽業主業,臺鹽還多元化經營,在生物技術方面的研發,是其轉型後最大的成就。臺鹽公司總經理室主任楊家潤介紹,臺鹽海洋鹼性離子水利用離子交換膜電透析製程,經大型電解水機電解而成,産品屬於“小分子水”,含有人體所需微量礦物質,在島內離子水市場佔有最大份額。
楊家潤表示,臺灣由於地少人多,農業一直在往精緻化、高科技化方向走。一粒鹽可以開發出上百種的高科技産品,在島內不算什麼稀奇事,同樣,一個柚子也可以開發出柚子花洗髮精、柚子參含片等幾百種相關産品。臺灣具有技術開發優勢,大陸則有土地、市場資源,兩岸未來在農産品精深加工方面的合作前景不可限量。
臺灣農機看好大陸市場
臺灣農業早在上世紀80年代起就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農機産品技術先進。閩臺山地環境相近,可適用相同的農機産品。由此,臺灣農業機械一亮相展會,立刻就吸引了許多參觀者的眼球。
本屆兩岸農機展會共設6個特裝區、500多展位,展示了適合大陸和臺灣丘陵山區的動力機械、耕整地機械、田間管理機械、收穫機械、農産品初加工機械、設施農業裝備機械等中小型農業機械産品。臺灣金超耘科技公司總經理趙宇超,忙著為一波一波的參觀者介紹香蕉桿粉碎機的特性和功能,“臺灣與福建氣候、地理條件相差無幾,務農習慣也大體相同。公司剛推出香蕉桿粉碎機這一新産品,馬上就要投放到福建市場了”。
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技術基礎,大陸的農業正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趙宇超説,許多臺灣農機具生産商十分看好這個潛在的市場,有意向投資合作生産新型農機具。臺灣有多年積累的農業機械技術,而大陸有豐富的資源、廣闊的市場,兩岸農機領域合作將會大有前途。
中興大學的長泰咖啡夢
中興大學是臺灣排名第一的農學類高等學府。首次參展農博會,帶來的是學校的拳頭産品惠蓀咖啡豆。這種咖啡豆今年已經開始在長泰試種,這也是中興大學首次到福建引種臺灣種苗。
“ECFA簽訂後,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的確降低了不少成本,但畢竟臺灣土地、人力等方面成本高於大陸。經過兩岸農産品近五年的交流,我們發現臺灣農産品在大陸確實有市場。所以,決定乾脆過來自己種,直接推廣臺灣種苗。”中興大學農業暨資源學院秘書李明益説。
中興大學經過考察後,今年在長泰開始先試種,如果效果不錯,將進行全面推廣,並由該校負責回收進行加工。為了打消農民擔心技術跟不上的顧慮,該校還將派專人在長泰常駐指導。據了解,這種咖啡樹種植四年後就可以採豆,生長期達23年,一公斤咖啡可以賣到50元到120元不等。預計可為農民年增收8000元到1.5萬元。
臺灣傑出農業專家發展協會秘書長黃達聰是咖啡項目對接的主要牽頭人。他表示,希望把惠蓀咖啡在長泰乃至整個漳州地區推廣開,將來這裡不但能種咖啡、烘焙咖啡、還能製作咖啡糖、咖啡麵包等附加産品。讓大陸老百姓以後一説到咖啡就會想到長泰。
[責任編輯:胡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