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四川南充:“採摘經濟”帶火休閒農業

2016年12月05日 15:21 來源:嘉陵江線上 字號:       轉發 列印

  

  一隻香橙只要賣出去就能實現産品價值,但聰明的種植戶已經不滿足於一賣了之。昨(4)日,記者從市農牧業局獲悉,我市今年預計柑橘總産量達55萬噸以上,産值將達到20億元以上。因為採摘經濟興起,柑橘採摘拉動休閒旅遊,産業鏈拉長引發的財富聚集效應成倍增加。

  鮮果採摘刺激旅遊綜合消費

  “丁丁,快來摘這只大果果,看它圓圓胖胖,多麼可愛啊!”昨日下午,市民羅女士帶著女兒,來到高坪區青青青林果園冬遊,體驗一下這裡的鮮果採摘。

  目前,我市柑橘進入豐收季節,引來大量市民現場體驗採摘。“柑橘越好,來園子裏採摘就越有意思。”羅女士説,她本來只想採摘幾斤,家裏人少,吃不了。但看到品相如此好的柑橘,她現場採摘了15公斤,分成幾包,準備帶回去送人。

  記者在青青青林橘園看到,這裡有近10家精品農家樂,因為採摘柑橘季節的到來,家家被遊客圍得水泄不通。“我們既賣橘子,又做餐飲,看似各不相干,但其實互為倚重,生意倒比單純賣橘子或做餐飲要好得多。”青林村一位村幹部説,現在農民都會做生意,他們把果樹修剪得很好,方便遊客拍照;農家樂也做得頗有聲色,比如泡點橙花茶、喝點橙花酒,還可以賣點橙花蜜,生意這麼一編排,也就聯合做大了,採摘經濟也就繁榮起來。

  融合發展做大特色鄉村遊

  嘉陵區華興鄉的農業專業合作社是農民聯合組織,在合作社號召下,許多村組規劃了連片的水果種植。每到一種果樹開花和出果季節,合作社就會舉辦節日,邀請遊客現場體驗、消費。

  “鮮果採摘是一個新興的消費熱潮,但是僅僅只是單純採摘水果,經濟效益並不大,而且市場吸引力也不強,很多人來過一兩次,就不會再來了。”蓬安縣一家錦橙産區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新型農業經濟是把鮮果採摘當成一個市場對接點,通過水果採摘,把遊客引到農莊,形成一個消費市場,進行二次消費。蓬安縣境內很多果園都配有當地的豆干、麻花、藕粉等特産出售。

  鮮果採摘拉動鄉村遊,但鄉村遊也是一個細分市場,只有做長産業鏈,才能實現多重價值,賺到錢。比如,市內一家休閒農莊的老闆向遊客提供漁具,從塘裏釣魚,到自助廚房自行加工,中途可以到果園裏隨意採摘水果,水果既可以立即食用,又可上桌作為菜品。“我們這種模式才剛起步,還沒有成規模。但是我們堅信,採摘經濟必須與新農業深度融合,才能做大做強。”該老闆介紹。

  效益明顯拉動新興農業發展

  據悉,冬季南充最多的水果就是柑橘,由於採摘經濟的興起,我市柑橘以內銷為主。

  “南充柑橘品種多,成熟梯度大,從10月份開始,到春節前都有鮮果上市。”市農牧業局果樹站負責人唐以林介紹,加上果農儲藏技術發展,南充柑橘的錯季銷售分攤市場飽和度,增加附加值,也是農民增收的一大亮點。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目前農民對鮮果採摘經濟理解深刻,有些地方的果農還專門準備了禮品包裝盒、商品貼等,滿足市民不同形式的消費需求。“我們還在設法引進一些家庭式加工企業,將果皮、果肉和果汁分別做成手工的果茶、果幹和果酒。”嘉陵區一位農莊老闆介紹,讓遊客來了有産品帶走。

  據了解,今年全市柑橘産量預計將達55萬噸以上,按照市場價平均4元/公斤計算,産值將達到20余億元。不管是粗放式鮮果採摘,還是拉長産業鏈條的深加工,還是與其他服務形式融合發展,採摘經濟都是一個規模巨大、作用明顯的産業窗品,拉動整個新農業向前發展。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