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貴州施秉:讓“健康土地”種出“安全果”

2016年12月02日 15:2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綠色田園。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化肥對我國農業連續豐收功不可沒,不過在我國化肥用量增多的同時,它對作物的增産效率卻在下降,還帶來農業環境污染、耕地退化等不良影響。其實,化肥減量特別是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的化肥減量,更有利於實現增效,更有利於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健康的土地才能發展健康有機的農業,為人們提供健康的農産品。為此今年6月1日已頒布實施《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這可謂迎來了“土壤修復行業的春天。”

  今年獲得“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國家農業部、財政部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減肥增效縣”認定的施秉縣,經過十年的探索,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創新使用“一年兩季綠肥”的種植方法,努力使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突破農産品節本、增效、提質,先後奪得貴州省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土壤有機質提升(秸桿還田)集中項目驗收成績“第一名”,在化肥減量增效、實施土壤修復方面走出一條卓有成效的“綠色”發展之路。

  

   生態頭花蓼基地。

  生物肥源“雙季綠肥”獨佔鰲頭

  初冬,施秉縣山地高效精品水果園區工人們正在進行“一年兩季綠肥”播種工作。綠色點綴著山巒,略顯蕭索。而楊柳塘鎮的地壩獼猴桃基地,依然鋪著厚厚的一張大綠氈子,藤蔓翠綠,美不可言。

  60多歲的果農曾垂奎剛剛撒過綠肥種子,又馬上開鐮割墾。“土質蓬鬆了,才能讓蚯蚓一窩窩的‘長’,每畝可節約除草劑、勞動力180元以上呢。”

  若按以前的方法,隨意施肥,不僅易引起土壤板結、酸化以及土壤污染,還會致使農作物産量與品質雙雙下降,如今採用科學的兩季綠肥播種法,他的土地修養得當。肥力充足,種出的瓜果又大又甜。

  推廣綠肥改善土壤的點子,其實來源於一位侗家漢子的鄉土記憶。

  “小時候,母親在玉米地裏,套種爬山豆。”佇立土埂上的施秉縣高級農藝師陳秀德記憶猶新,藤蔓十分茂盛,特別是青黃不接時,爬山豆可當飯吃。於是,三年前,他受到啟示,率先在夏季種爬山豆,冬季植箭舌豌豆,試驗成功後,連續在峰輝公司、蒲發合作社高效農業園區推廣1000畝。經測定,每畝産鮮草4000公斤,相當於一畝地還田尿素26公斤,鈣美磷肥10公斤,硫酸鉀24公斤,可節約成本78元,提升土壤有機質,每年為0.2%以上。

  陳秀德分析,以地養地,可提供有機肥源,提高耕地品質,同時抑制夏季雜草生長,還能降低夏天土溫,保持土壤濕度,有利於作物生長。

  

    展示綠肥。

  土壤“膳食”農作物增産增收

  什麼是土壤“膳食”?

  “缺什麼,配什麼,像醫院一樣,給土壤做膳食調理。”陳秀德説。

  “以前,種玉米時,只曉得施尿素、碳胺,産量老上不去。”村民鄧光輝感慨説,照著方子,用磷肥打底,到打喇叭口時(抽穗),再配施鉀肥,效果蠻好的。

  數據顯示,上翁哨壩區項目前,前三年一畝水稻産量400至450公斤。實施後,每畝達497.87公斤,較之前增長11.17%。比村民習慣施肥每畝增産45.33公斤,增收99.1元。

  “在這裡,種莊稼也有處方!”陳秀德打開《施秉縣主要作物測土配方施肥資訊表》介紹説。

  譬如,施秉縣在城關鎮上翁哨壩區取土抽樣化驗,經測定,土壤含氮達到2克/千克以上,有效磷10毫克/千克以下,速效鉀100毫克/千克以下,PH值為6左右合適,除氮能夠滿足農作物正常需求外,缺磷缺鉀。根據耕地土壤養分等級劃分標準,共推介各區域水稻、玉米、馬鈴署、油菜和太子參的肥料配方12個,按方施肥。

  施秉縣自2008年啟動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以來,採取發放明白紙、施肥建議卡等宣傳方式,重點在城關鎮至牛大場鎮二級公路沿線及城關鎮主要壩區,每年推廣此項目技術面積26萬畝以上。

  

    播種綠肥。

  土壤修復 化肥施用“零”增長

  如何實現農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長?

  今年6月1日,我國已頒布實施了《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立志率先實現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長成為施秉農業人的又一目標。

  施秉縣曾奪取貴州省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土壤有機質提升(秸桿還田)項目集中驗收“第一名”,連年被省農委評為測土配方項目年度績效考核“優秀等次”。

  今年,施秉縣又被列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接踵而至,申報成為“國家農業部、財政部測土配方施肥補貼項目減肥增效縣”,項目總投入260萬元。

  按現代山地高效農業發展要求,施秉縣樹立“增産施肥、經濟施肥、環保施肥”理念,以綠色生態為導向,重點在代表性的區域,以糧食、蔬菜和果樹等作物為主,做好土壤檢測和肥效驗證,修正和完善區域施肥配方及其成果應用。

  通過減肥增效示範建設實施,目前,施秉縣已落實甘溪鄉望城至城關鎮新紅、楊柳塘鎮地壩獼猴桃基地,共1.45萬畝。同時完成城關鎮上翁哨村、白塘村和牛大場省級中藥材核心示範區,水稻、馬鈴署、太子參示範片各1000畝。還有實施整合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的峰輝公司該基地100畝,配送綠肥種31.5噸,種植面積為2.1萬畝。

  陳秀德表示,施秉縣力爭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95%以上,主要農、經濟作物化肥用量增幅降到0.2%以下,實現畝均節本增效30元以上,年節本增效1122萬元以上。

  “我們有基礎,有經驗,因地制宜探索2至3套化肥減量增效技術模式,將率先實現施秉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長’。”施秉縣農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石興華信心滿滿。

  如今,山水如畫的施秉把農業改革專注力繼續投向土地,通過土壤修復工作,推動施秉農業健康發展,迎接瓜甜果美,肥田沃土的活力“春天”。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