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唐山曹妃甸濱海鹽鹼地裏種出優質蔬菜

2016年12月02日 14:08 來源:環渤海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記者日前從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濱海農業研究所獲悉,我國濱海重鹽鹼地設施農業高效利用模式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該所運用濱海重鹽鹼地原土改土降鹽栽培模式,使濱海鹽土直接利用於設施農業。這項技術填補了我省濱海鹽鹼地原土栽培設施蔬菜的空白。

  該所研究的濱海重鹽鹼地改土降鹽設施栽培模式,主要通過生態改良、滴灌降鹽、暗管排鹽、水肥一體化等技術整合,15天至20天可使土壤鹽分從1.0%以上快速降至0.3%以下,達到蔬菜作物正常生長要求。目前已種植茄子、番茄、黃瓜、辣椒、蘆筍、秋葵等7種蔬菜,長勢良好,基本實現了濱海重鹽鹼區設施農業的安全生産。

  一場降雪過後,記者來到了該所位於曹妃甸的試驗田,在溫室蔬菜大棚裏,盎然的綠意撲面而來,一架架的番茄、黃瓜等蔬菜長勢喜人。“你可不要小看這些看似普通的大棚蔬菜,他們可是‘出身貧寒、逆襲成功’。”這項研究的主要負責人張國新研究員説。據介紹,河北濱海地區土質黏重、土壤含鹽量高,尤其是近海區域,土壤含鹽量1.0%以上,作物無法生長。

  隨著我省港口經濟的快速發展,沿海地區對發展設施生態農業有迫切的需求。該所進行的重鹽鹼地設施農業高效利用模式研究,達到了濱海鹽土直接利用的目的,技術安全性及可操作性強,效果顯著,為濱海地區重鹽鹼地高效利用提供了技術支撐。目前,黃驊、曹妃甸等地農業公司將應用這項技術成果。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