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天空飄著小雪,可在新疆烏蘇市夾河子鄉奎河村村民聶繼英家的地裏卻是一派熱鬧繁忙的景象,聶繼英和家人忙著將剛從地裏挖出來的山藥裝車。
聶繼英説:“我以前一直種棉花,這兩年市場行情不好,就想著種別的農作物發家致富。”
2015年冬季,聶繼英通過一個親戚了解到江蘇不少農戶都在種山藥,而且效益不錯,她便萌生了種山藥的想法。
聶繼英説:“我們這邊的土質剛好符合種植山藥,去年3月我種了5畝地經濟效益還不錯。今年我種了10畝地山藥,每畝地能收3噸,每公斤山藥可以賣到4元,如果是給超市或者農貿市場批發,價格也可以達到3.5元,經濟效益很可觀。”
種植山藥僅只是夾河子鄉發展特色種植的其中一種農作物。據了解,夾河子鄉種植的特色農作物還有豇豆、糯玉米、小梨瓜等。
鄭力是烏蘇市夾河子鄉鄧家湖村村民,也是一名特色種植戶,她已經種了20年的豇豆了。
“我種的是制種豇豆,前期可以賣青豇豆,後期可以賣種子,一般頭茬賣豇豆,二茬賣種子。豇豆的價格每公斤賣6元,種子每公斤賣18元,兩樣下來一畝地能收4000多元。而且豇豆的銷路廣,農民只要種,願意幹就能掙上錢。”鄭力説。
今年,烏蘇市夾河子鄉黨委、政府為增加農民收入不斷加大特色農業種植力度,促進了全鄉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
據介紹,烏蘇市夾河子鄉今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4000畝,其中種植豇豆、刀豆、小梨瓜和西葫蘆等特色農作物3200畝地,比去年增長了700畝地。
烏蘇市夾河子鄉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托爾根説:“近年來,全鄉加大力度發展特色種植,注重抓規模,並鼓勵農戶擴大種植特色作物面積,抓好品牌,以專業合作社為帶動,使特色農業做強做大,提高特色農業發展檔次和水準。”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