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海南樂東:膠林下種食用菌 來年奔富有盼頭

2016年11月30日 10:00 來源:海南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每橫排下8株,保持前後間距,太密集會影響到菌菇的生長。”今天9時許,樂東黎族自治縣誌仲鎮塔豐村的一處橡膠林裏格外熱鬧,村裏的63戶貧困戶全員到齊,積極參與林下套種食用菌。而樂東登安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技術員楊千登則蹲在橡膠林裏,手把手教貧困戶下種。

  “除了要保持間距,下種前要檢查地膜,再灑下石灰防蟲除蟻,抑制雜菌蔓延。”貧困戶容亞亮牢記楊千登的叮囑,仔仔細細檢查地膜覆蓋是否完好後,又拎著石灰袋沿著地膜傾灑石灰粉。楊千登逐一向下種的貧困戶強調,下種前一定要檢查地膜覆蓋的完好程度。

  這片橡膠林便是海南省社科聯、中建三局集團海南分公司與樂東扶貧辦共建的塔豐扶貧食用菌種植示範基地,主要種植香菇和平菇兩種食用菌。經過40天左右的成長,這些可愛的小菌菇預計可于2017年元旦節前後上市,將為塔豐村的貧困戶帶來“第一桶金”。

  “菌袋成熟後,我們可以參與採摘,按每斤1元錢領取工錢,還有分紅,脫貧近在眼前。”另一戶參與下種的貧困戶容學清告訴記者。

  為了發揮産銷一條龍的優勢,塔豐村成立專業種養合作社,與樂東登安食用菌開發有限公司合作,由該公司作為食用菌菌苗供應商,並負責全程的技術指導,確保種苗出菇率達到90%以上。“塔豐村位於毛公山下,晝夜溫差大,無污染,同時資源豐富,用於培育菌類生長的下腳料也十分豐富,一年四季可交替種植不同品種食用菌。”楊千登説,合作社産出的食用菌將由該公司按每斤5元的保底價進行收購,若市面時價上浮,則按市場價格購買。

  以“村黨支部村委會+公司+合作社+基地+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模式,通過塔豐村食用菌種植項目將全村63戶貧困戶納入到脫貧戰車中,塔豐村黨支部書記張昌明有著自己的“小九九”。

  此前塔豐村以橡膠為主要經濟産物,儘管近年來橡膠經濟效益較低,但也為該地區留下了豐富的山林資源。“更為難得的是有技術員手把手教種植技術。”張昌明説,貧困戶掌握技術後,再一傳十、十傳百,在全村推廣林下套種模式,既可以解決林下閒置土地浪費、農村剩餘勞動力和膠農增收難的問題,還能讓貧困戶在“習技傳藝”的過程中增強致富信心與動力。

  記者了解到,目前食用菌種植項目第一期已投入資金33萬元,投放食用菌種苗7萬袋,預計産量約10萬斤。“保底估計可收入50萬元,除去成本及10萬元採摘勞費外,貧困戶還可以分紅7萬元。”省社科聯駐塔豐村第一書記鄧章揚透露,通過“勞工收益+分紅”,第一期食用菌種植將為受益建檔立卡貧困戶帶來戶均收入2698元。

  未來,塔豐村除食用菌種植産業外,還將依託阿里巴巴等電商平臺發展土蜜蜂、黎家雞、山蘭酒、牛大力、益智、五腳豬等土特産品。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