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區工農鎮小岩村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村民大力發展核桃産業。
一層層梯田綠意盎然,一方方山坪塘碧水盈盈,一條條水泥渠堰蜿蜒在山野田間……如今的廣元市利州區大石鎮山圓村,處處洋溢著勃勃生機。11月22日一大早,正在和村民商量租地事宜的村黨支部書記趙勇高興地告訴記者:“多虧‘小農水’項目解決了灌溉難。原來坡地300元一畝都嫌貴,現在業主們550元一畝搶著租,已帶動村裏200多人實現了就近務工,每人平均年增收3000余元。”
山圓村群眾因水增收僅是利州區以“小農水”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加快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縮影。
利州區被列為全國580個、全省38個蔬菜産業強縣(區)之一,是全市重要的城市調節蔬菜基地縣(區)。今年以來,利州區規劃以治水為中心,實行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加快推進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進一步擴大了利州區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面積。利州區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讓“小農水”項目成為進度快、品質優、形象好的廉潔惠民工程,工程建設採取“民辦公助、先建後補、群眾監督”的辦法,通過村民代表大會“一事一議”確定建設內容、建設方式、投工投勞及投資範圍和標準。由於項目村群眾踴躍參與小農水工程建設,村品質監督小組、理財小組等在建設中充分發揮了宣傳員、監管員、巡查員、協調員、疏導員的作用,短短半年,總投資3121.21萬元、分佈于該區24個村、涉及受益人口2.46萬人的“小農水”項目已完成整治渠道49.23km,新建渠道23km,整治塘壩56座,新建及整治引水堰閘27座,新建及整治泵站10座,新建蓄水池164口,完成工程總量的90%。
利州區不斷深化農田水利設施産權制度改革,創新多元投入機制和運作管護機制。目前,已建立農民用水合作戶協會19家,通過公開協商、拍賣、承包等方式流轉山坪塘的經營權714處(佔利州區山坪塘的23%);已基本完成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確權登記工作,確權頒證率達到99%。
如今,日益完善的農業基礎設施與進一步放活的農業産業經營權激發了利州區農業産業融合發展的活力,集種植加工、觀光休閒、康養旅遊等為一體的“大農業”格局日益彰顯。統計顯示,利州區200余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盤活了閒置資源、資産2.6億元,帶動農戶發展食用菌3800萬段(袋),核桃種植1.8萬畝,減貧3000余人。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