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香一號百香果長得真好,現在已全部挂果,將陸續分批成熟上市。百香果是一顆富民果,預計最高畝産可達6000斤。”種植基地農戶如此感慨。
在新一輪精準扶貧工作中,珠海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承擔對口幫扶高州市寶光街道丁堂村的任務。在珠海市扶貧辦等支援與指導下,珠海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因地制宜選準産業,合理佈局開展百香果規模種植取得良好成績。記者日前深入基地採訪了解到,作為丁堂村産業扶貧項目的百香果種植廣受丁堂村群眾好評,推進工作十分順利。
發揮技術強項 推進産業發展
丁堂村位於高州市西北部,面積約16平方公里。村轄6個自然村569戶,2685人。全村有耕地面積1432畝,山地面積8900畝。由於人多地少,資源匱乏,丁堂村以傳統農作物種植為主要産業。經調查,全村相對貧困戶58戶137人,其中有勞動力貧困戶29戶102人。由於村民文化素質普遍偏低,缺乏技術等,村民外出謀生能力差,生活水準普遍不高。
珠海市農發中心進駐以來,圍繞整合資源、選準産業,保障資金,精準施策等措施,以項目帶動,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想方設法幫助貧困戶增加收入。
經過多次調研,珠海市農發中心進一步明確了發揮中心良好的技術、人才優勢以及科研推廣實力開展精準幫扶的思路。珠海市農發中心研究制定了丁堂村百香果産業發展規劃。按照産業規劃,將整合丁堂村現有閒置土地資源,聯合當地龍頭企業茂名市祥龍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丁堂村貧困戶等,成立百香果專業合作社,計劃在三年內籌集幫扶資金200萬元,打造總面積400畝、核心區120畝的百香果産業基地。
創新合作模式 確保脫貧效果
市場調查顯示,當地條件非常適合百香果種植。這種水果適應性強、定植成活率高、産量高且能多次挂果。目前,百香果鮮果市場批發收購價格約4元/斤,當地果汁加工企業對百香果的總需求量約2萬畝,市場需求大,前景好、脫貧收效快。
為加速推進百畝百香果産業基地建設,珠海市農發中心與村委反覆商榷,引進了茂名市祥龍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推進項目建設。項目將創新模式,以“公司+基地”模式展開。組建合作社,貧苦戶入社,並實行“六個統一”,推進百香果産業項目落實;勞務合作方面,丁堂村委會與茂名市祥龍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勞務合作協議,優先安排貧困戶進入基地務工,為貧苦戶開拓就業增收渠道。據了解,百香果産業項目還明確了投資分紅等規定,以增加貧困戶、村集體經濟收入。珠海市農發中心計劃籌集幫扶資金100萬元投資基地,與公司(合作社)簽訂10年分紅協議,每年投資收益的13%返還村集體及29戶貧困戶,可增加貧困戶年每人平均收入1000元,村集體經濟年分紅收入可達20000元。項目實施後,可引導貧困戶發展百香果種植,並實施保底收購。由公司(合作社)供應百香果種苗,中心和公司定期開展技術指導,公司與貧困戶、村民簽訂産品最低保護價回購協議。通過該種方式,可帶動全村100多戶農戶發展百香果種植,可實現年每人平均增收6000元以上。
未來的百香果基地將以生態迴圈開發為宗旨,圍繞一個中心種植區和採蜜園、餐飲倉儲中心、苗種培育品質監控中心、花果親農樂園、特種試驗區、騎行觀光綠道等六個功能區,打造集種植示範、科普教育、觀光休閒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百香果樂園。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