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山東省鄒城市田黃鎮,大片楓林染紅了天際。山林間積著半尺深的枯葉,紅、黃、橙,像打翻了的調色盤,掩蓋了那一條傾斜著盤旋到山頂的石徑。不知名的鳥兒箭一般地從湛藍的天空掠過,歡叫著相聚去了……一派山鄉原生態之美。
近年來,田黃鎮按照打造“回歸自然”的全域景區理念,以青山、綠水、紅土地為主線,打造紅色文化旅遊、生態文化旅遊新高地,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以前這個地方都是荒山,現如今成了花果山。”站在國家級森林公園十八盤山上,村民李升明指著自家碩果盈枝的果園説:“核桃、板栗、蘋果、杏等果樹成了俺的‘搖錢樹’,城裏人喜歡到園子裏踏青賞花、摘果子,俺坐在地頭就能賺大錢。”
田黃鎮大力推進退耕還林工程,同時新增鄒城市級農業龍頭企業6家、各類合作社42個、家庭農場6家。當地還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自2015年以來,該鎮各紅色旅遊景點已接待遊客逾6萬人次,促進了板栗、核桃、蘋果等農特産品和鄉土手工藝品的銷售,帶動農民年每人平均增收2000余元。
田黃鎮是鄒城打造一村一品、一鎮一特色的縮影。近年來,鄒城市高標準編制市域經濟社會一體化規劃及美麗鄉村、小城鎮等專項規劃,進一步優化發展佈局,完善基礎設施,做強産業支撐,形成了定位清晰、錯位發展的良好格局,打造了香城鎮五寶庵山等一批鄉村遊精品景點,推出了嶧山桃花節等特色活動,打響了“鄒東深呼吸 山鄉慢生活”生態遊品牌,形成各鎮互促並進、競相發展的良性格局。
截至目前,鄒城市成功創建4A級景區2處、3A級景區10處,擁有省級旅遊鄉鎮10個、旅遊特色村19個,國家級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6家。今年前三季度,該市接待遊客近500萬人次,同比增長1倍多,鄉村旅遊人數達到360余萬人次,成為拉動區域經濟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