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河南汝南:花木大村顏值高

2016年11月18日 16:01 來源:河南日報農村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走進汝南縣常興鎮馬屯村,猶如步入綠的世界花的海洋,大棚田園、屋前屋後滿目儘是花卉苗木,平坦寬闊的水泥路互相交錯,一幢幢樓房排列有序,設施齊全的健身廣場和花園式的小學掩映綠樹叢間……

  “俺村過去可是遠近聞名的亂村。”馬屯村村支書黃國友説,那時村裏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到處臟亂差,村民怨言多,啥工作都難開展。

  要想富,種花木。1996年春,該村黨支部通過組織村民外出參觀考察,決定把種植花卉苗木作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産業來抓,瞄準市場需求,引進種植雪松、桂花、國槐、大葉女貞、三紅紫薇等名貴花木20多個品種。

  為推動花木産業發展,該村成立了花木種植合作社,建立了花木網頁,基本實現了訂單運作,降低了市場風險,增加了種植效益,花木遠銷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全村不僅家家種植花卉苗木,而且還跨村租地種植花卉苗木1萬餘畝,年畝均效益超萬元。目前,全村依靠種植花卉苗木存款達百萬元以上的農戶有100多戶,佔全村農戶的70%以上。“日子越來越滋潤,村子越來越漂亮。”不少村民感慨地説。自2000年以來,該村年年被汝南縣評為“生態文明村”。

  “打造美麗鄉村,不僅要生態美,還要環境美、精神美。”常興鎮鎮長徐春華説。馬屯村積極向上爭取資金300多萬元,新建了安全飲水工程,家家吃上了自來水,戶戶興建了垃圾池,沿主要公路安裝了太陽能路燈,村黨支部還將村容村貌作為評選“文明戶”的重要內容。為活躍村民文化生活,村民自發成立了豫劇團、嗩吶隊、文藝隊,定期開展文藝活動,每天晚上,村裏的男女老少來到文化廣場,踏歌起舞,盡情享受幸福美滿的生活。

  環境好了,商機來了。該村扶持和鼓勵村民大力發展餐飲、賓館和林下養殖等産業,打造了一批具有不同風格的“農家樂”主題庭院,讓村民吃著生態飯,賺足生態錢。花木種植大戶廖紅衛投資30萬元,建成50畝花卉基地,基地內種植百日紅、林果等花木20余種,林下養殖雞鴨鵝500多只,吸引了大批遊客前來觀光消費。目前,該村僅參與觀光農業開發的農民就在50人以上,直接投資額超過了500萬元。

  “發展生態産業,提升了鄉村顏值,促進了農民增收,增強了村民的幸福感。”常興鎮黨委書記劉陽説。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