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北京:溫室蔬菜取暖用上“中央空調” 農民躺在被窩裏一鍵可控

2016年11月18日 16:00 來源:京郊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到了立冬節氣,天氣漸冷,可是房山區琉璃河鎮周莊村慧田農莊負責人王雷卻沒有像以往那樣急著搶購燃煤。今年,園區的蔬菜溫室用上了“中央空調”,通過手機上的控制系統一鍵即可遠端遙控。

  王雷的農莊共建有170棟溫室,眼下種植了番茄、食用菊花、韭菜等10多種蔬菜。往年,蔬菜溫室採用燃煤鍋爐取暖,不僅成本大,而且還污染空氣。尤其是遇到大風、降雪等天氣,他幾乎整宿不敢合眼。“100多棟溫室的蔬菜,要是受了凍害,損失高達幾百萬元,可不能大意了。”王雷説,冬天他每晚都要去溫室裏轉一轉,天兒越冷、風越大,越不能偷懶。

  這兩年,北京啟動了清潔能源行動計劃,為減少有害氣體排放,農民家裏逐漸用上清潔能源取暖,京郊的蔬菜溫室也不能拖後腿。市農業局不斷探索節能環保的新型溫室增溫方式,不少溫室過冬取暖用上了LED植物補光燈、“浴霸”、太陽能“暖氣”等節能環保新設備。

  眼下,慧田農莊的番茄溫室裏,溫暖如春。拳頭大小的綠番茄躲藏在枝葉間,溫室的墻壁上,鋪滿了一排排散熱的白色管子。王雷介紹説,今年園區安裝了空氣源熱泵取暖設備,就如同寫字樓裏的“中央空調”一樣,統一設置溫度。同時,他們在溫室中安裝了無線感測器、360度攝像頭、節水滴灌設施,通過溫室智慧物聯網管理平臺管理數據,用手機上的App就能遠端監控溫室內的溫濕度,躺在被窩兒就能一鍵調節。

  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説,為推進本市生態農業和設施農業標準園建設,該局制定出臺了《種植業生態園區評價規範》,建設了一批如房山慧田、順義豐順恒、昌平川府菜緣等生態農業園區。這些園區在農業生態環境的監測和管理方面,利用感測器感知技術、資訊融合傳輸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構建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實現對農業生態環境的自動監測;在農業生産過程中,實現智慧化控制和科學化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産率,不僅確保了農産品品質安全,也降低了農民勞動強度,提高了農業現代化水準。

[責任編輯:劉暢]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