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粽葉收購價“一路看漲”,從當初的5分錢漲到現在的1—2毛錢,當地村民嘗到了“小金葉”帶來的甜頭。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瓊中抓住有利時機,加大免費供苗、肥料的扶持力度,在橡膠林間大面積套種粽葉,為山區農民探索出一條規模化的林下經濟。
在瓊中黎母山鎮南利村,秀麗挺拔的橡膠樹下,密布著綠油油的粽葉。以前,南利村村民收入主要靠種植橡膠,産業收入結構單一。近年來,當地政府因地制宜,鼓勵村民在橡膠林下種植粽葉。南利村還于2012年成立了南利村粽葉專業合作社,把村裏的農民組織起來,實現抱團發展。目前,南利村粽葉合作社共吸納了社員300戶,社員以種植粽葉畝數入社。
去年,在外地打工的南利村委會大邊三隊貧困戶劉金鵬也返鄉種植粽葉,“每畝粽葉種苗政府都補貼了500元,我相當於沒有花錢就種下了10畝粽葉,今年開始收第一批粽葉了。目前我已經有好幾千元的收入。”劉金鵬覺得今年底靠粽葉實現脫貧,很有希望。
像劉金鵬一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南利村共有99戶,目前他們已經全部入社種植粽葉。瓊中還實行一系列農民合作社帶動貧困戶獎補政策,如貧困戶抱團加入合作社的,政府給予合作社幫扶資金,最高標準達10萬元。
據了解,由於南利村粽葉賣相佳、品質上乘、無污染,符合粽類食品生産企業的要求,吸引了很多省內客商慕名前來收購。目前,合作社還通過網路行銷方式,將粽葉遠銷島外。作為海南首家粽葉專業合作社,南利村粽葉合作社也已註冊了“黎祖粽葉”的品牌商標。
[責任編輯:劉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