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簡體
加入收藏
意見反饋
首  頁特別推薦政策法規合作平臺農業資訊農産資訊統計數據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專題視頻

山東青州:巧將大姜深加工

2016年11月04日 14:47 來源:山東農業資訊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兩年來,雖然“姜你軍”的市場行情時有發生,但更多的時候我們聽到的則是大姜滯銷、價格下跌的消息,大姜種植的風險讓不少姜農吃盡了苦頭。在青州市黃樓鎮楊河村,有一名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創客賈睿,她另辟蹊徑,把大姜加工成姜粉、薑汁、薑茶等産品,熱銷網路,從而避免了生薑滯銷,實現了産品升值。

  代加工生産,生薑搖身變薑汁、姜粉

  賈睿今年24歲,2014年畢業于煙臺大學,畢業後的她一直從事設計工作,工資薪水還不錯。但是去年的時候,大姜的價格突然跌至一斤幾毛錢,讓她有了從事農業工作的想法。“2012年,我父親承包了300多畝地,主要種植大姜。去年價格太低,家裏種植的大姜出現滯銷,我就想能不能把大姜深加工,避免出現這種情況。”賈睿説。

  想法雖好,但是實施起來困難重重。搞設計出身的賈睿發揮自己的特長,自己設計産品包裝、産品類型等。無法自己生産,賈睿就聯繫企業代加工,2015年11月,賈睿和濟寧市一家食品加工企業聯繫上,確定了合作關係。“讓企業代加工生産有兩個好處,一是産品咱們可以自主設計,品種多樣化;二是投資少,合理利用了企業資源。”賈睿説。通過視頻和圖片,記者看到一塊塊洗凈、削皮的鮮嫩生薑被送進投料口,經過機器壓榨、過濾,新鮮的薑汁流進了一邊的生産管道,然後進行100℃的高溫滅菌處理後,再進行灌裝。

  “像這樣一瓶薑汁,它的保質期是12個月,每次炒菜滴上三滴即可。”賈睿介紹,普通的生薑,保質期很短,利用率只在35%左右。通過榨汁,可以使薑汁的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而且更加方便、衛生、耐儲存。賈睿介紹,姜粉的生産則比較簡單,把烘乾的大姜直接磨成粉,泡水喝、炒菜都可以。“1斤生薑,基地批發價1.8元,但榨成薑汁、磨成姜粉後,就可以賣到10元/斤,效益著實不錯,市場前景也很廣闊。”賈睿説。

  大姜傍上紅糖、阿膠産品升值,社員跟著受益

  除了上面兩個産品外,賈睿還自己設計了紅糖薑茶和阿膠薑茶,産品在今年6月份開始進行銷售。大姜變身茶飲後,可謂身價倍增。賈睿介紹,10個120克的條狀紅糖薑茶被包裝成一個禮品盒,市場賣價98元,同等包裝的阿膠薑茶在市場更是賣到128元一盒。“紅糖薑茶溫肺止咳,感冒了喝上一杯,效果很好;阿膠薑茶祛斑排毒,讓人氣色紅潤。自從今年六月份推出後,市場反應很好,一個月的時間就賣了530多個禮品盒,現在第二批貨都已經賣沒了。”賈睿説。

  賈睿説,自家的生薑基地主要從事富硒有機種植,嚴格管理絕對不使用農藥、也不用劇毒農藥灌根,從源頭上確保了食品安全。“家裏的300多畝地都流轉自農戶手裏,並且成立了一個合作社。去年大姜價格一路走低,最低時1斤才6毛錢,合作社賠錢,社員跟著遭殃。今年開始深加工以來,合作社300余畝大姜的産量不夠用了,開始以每斤超過市場價8毛錢的價格從社員處收購,增加了社員收入。”賈睿説。

  在銷售上,賈睿“兩條腿”走路。“一開始深加工的産品主要在網上和微信上銷售,消費者反響很好。”賈睿説,今年8月份她成立了青州市第一家大姜保健品實體店,産品也通過了省級食品安全認證。從網銷到開實體店,賈睿有自己的打算,她希望把其他市場價格波動大的農産品也加入到深加工行列,讓農民可以放心種植。

[責任編輯:王亞靜]

資料中心

花開兩岸-別樣野趣

  你吃過這麼鮮嫩多汁的鳳梨嗎?你知道怎麼…

主辦單位: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協會      台灣網
台灣網      版權所有